中国“熊胆工厂”被批恐怖 涉道德问题

【新唐人2015年04月27日电】动物保护者几十年来一直呼吁停止熊胆交易,在中国的熊胆农场被曝尤为恐怖。据悉,熊胆农场把熊关在狭小的笼子里一生,目的是反复抽取它们的胆汁,熊能感受到这种痛苦或精神上的折磨,商家利益者这种行为被质疑涉道德问题。

据英国《卫报》网站4月9日报导,目前熊胆汁的获取方法有两种,一个是在野生环境中杀死一头熊,取出它的胆囊;再就是通过熊胆农场,从被捕的动物身上反复提取胆汁

一直致力于反对亚洲的熊胆农场的亚洲动物基金会,其负责人吉尔•鲁宾逊曾亲自去过一些熊胆农场,称那里非常恐怖。那里的熊总是又渴又饿,它们基本上是终身遭到虐待,数千头黑熊躺在不比棺材大的笼子里,遭受痛苦折磨,人们用一些粗鲁残暴的手段来提取它们的胆汁。

那里的熊大多寿命较短,它们的胆汁可以被反复提取几十年。不过,在10到20年后,熊停止产出的胆汁来为它们的食宿买单。它们会被杀掉,身体部件拿来卖掉。

专家预计,现在熊胆农场至少关押着1.2万头熊。大部分熊被关在中国。报导称,1000多年来,中国人一直在消耗熊胆。几个世纪以来,熊开始慢慢地消失。

报导说,熊胆农场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初的想法是,如果熊场养的熊能够生育并维持一定的数量,那么偷猎者可能没有太大的动力去抓捕或猎杀野生熊,希望以此能为野生熊减轻一些压力。

但专家说这一幕并没有发生,因饲养熊成本不低,在大多数情况下,从野外偷猎熊的成本可能更低,也更容易一些,以及其他原因。

鲁宾逊表示,实际上,熊场里的很多熊仍然来自野外盗猎。在成都的保护区里,大约30%得到救助的熊都缺胳膊少腿,或者有明显的被诱捕的伤口。这表明,它们在野外遭遇盗猎。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2012年的决议中说,建立熊场并没有减少野生熊面临的威胁。该组织呼吁逐渐取消熊场,包括关闭任何非法的设施和不再建新熊场。决议说,“缺乏”足够的证据来证明熊场能够减少人们对野生熊的杀戮。

报导说,希望能研制出熊胆的人工替代品,但问题是传统的中医是否会接受这种人工熊胆,要说服中医接受人工熊胆可能会非常艰难。现在市面上已经存在许多替代品,但熊胆的需求依然很大。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