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08月20日讯】(新唐人记者李明综合报导)天津大爆炸发生5天后,中共官方开始允许媒体记者进入爆炸区做报导。从周一开始,一些媒体记者陆续在当地官方安排下去到戒备森严的爆炸现场。
据港媒《南华早报》报导,目前天津大爆炸灾场是一片死寂,唯一能听到的,只有挖土机运作的声音。现场遍地散落着大量已烧到变形的集装箱,有的散落在公路附近的小溪里,有的堆压在被烧得只留下骨架的车辆上面。集装箱堆中仍有黑烟冒出。
在杂乱的集装箱堆中间,有一个巨大的大洞──这里原本是爆炸核心的一个仓库,现在成了一个满是污水的水池。
当有记者讯问在场的官员、警察和军人,池内的水是否消防员最初扑救时留下来的,他们不是缄默拒答,就是说“不知道”。
在现场做采访的记者表示,在爆炸区内,即使戴了面罩,还是闻得到东西燃烧时的气味,和一种像来自化学实验室的怪味。同时,眼睛和喉咙都感到刺痛。
有陆媒报导称,直到20日上午10时左右,天津港“8•12”爆炸核心点及周边的集装箱上仍有至少三处在冒烟。而现场烟尘主要呈现为黑色或白色。同时有多辆挖掘机在爆炸区现场开展清理作业。
此前,北京化工大学博士门宝称,爆炸现场检测出的神经性毒气,可以导致心脏等骤停。该消息令外界对天津爆炸事故的灾后环境安全的忧虑更深。
8月18日,中共央视记者跟随侦检队员进入爆炸核心区,到距离核心区500米的集结地,车载监测系统和手持监测仪同时发出警报,提示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已经超过了仪器能够测量的最高值。而在向核心区继续前进的过程中,侦检队员手持的警报器一直在提示有害气体爆表。
随后,北京公安消防总队副参谋长李兴华公开表示:“今天上午这趟去采集的结果,侦测的结果跟昨天几乎一样,还是氰化钠和神经性毒气这两种有毒的气体。这两项指标都达到最高值。”
北京化工大学国家信危险化学品评估及事故鉴定实验室博士门宝日前也对陆媒表示,氰化钠遇水迅速溶解,但没有气体产生。不过与酸性液体接触之后,则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和剧毒的氢氰酸。在堿性环境下,氰化钠则比较稳定,所以目前救援队伍已经采用喷洒低浓度堿性双氧水来清除散落的氰化钠。
门宝表示,爆炸区的多种危化品都可能产生这种物质:“这些物质遇水或者遇堿能产生气体然后产生神经性毒气,比如氰化钠还有一些硫化堿,另外一些物质在高温爆炸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性气体,比如二甲基二硫。神经性毒气一旦人吸入,可以与神经细胞作用,使酶失活,另外可以导致呼吸系统心脏等骤停进而导致人死亡。”
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牛跃光在回应媒体记者质询时表示,由于瑞海公司办公楼已经被毁,货物记录不清,所以爆炸现场具体的危化品数量有待最终确认,但现在能够确认的危化品数量在3000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