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记:朋友

【新唐人2016年03月11讯】一向沉寂的同学群突然有了动静,毛大官人在发起一场聚会。响应者五六人。怨不得人心涣散。实在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各有各的状况。

我没吭声,聊天窗口开着,静静看着他们打趣瞎侃。别离的太久,有些陌生了,真的。

反倒是博友之间的感情来的更自然一些。昨晚,上海的新婷留话给我,说是出去散步,看中一款围巾,棉麻料,灰黑色,买了两条,想要给我寄一条。

在这之前,山东烟台的美女深蓝也是要我的地址,给我寄苹果。还有内蒙的春依,要给我寄她那儿的牛肉干。还有月明。还有芊芊大姐。还有,还有好几位男同胞。

自然是一一婉拒了。人情也是债,欠下了,会成为负担。前年,山东的晴天送了我一幅她的画作,我要给她邮寄这边的干贝淡菜,她万不肯,这事儿还真就搁心里了。

人的一生,委实太短暂,掐去头尾,黄金岁月也就二三十年,一个人走到底未免孤单,情趣相投的朋友是这一路上最美的风景。比如和我一样说一不二的直子,前几天,给我发来一张她躬身摘桔子的图片,那片桔园,那栋小屋,距离她生活工作的地方八百里之遥——都跨省了,为度假和退休后生活准备的。我欣赏那些敢于开创新生活的人。勇敢的人,一般很少怨天尤人。直子的小屋,两层,若是我活的久一些,那里倒是可以去走一遭的,白天帮着乾乾活,晚上一起下厨,炒几个小菜,喝它个昏天黑地。

若兰也在郊外弄了一个养老的小屋,她那个投资大,讲究,算得上是别墅了。

心里说不欠人情,其实还是欠下了,而且还不少,阿山老师多年如一日,对我文字的关爱和提携,到了让我惴惴的地步。论火候,我的文,充其量也就勉勉强强七分,够不上入选作家文本。权当是鼓励吧。

喜欢博上的一些好友,真心地喜欢。地处天南海北,为了一篇美文,分享彼此,共度一段美好时光。也是因为隔着适宜的距离,没有利益纷争,现实生活中戴着的面具,可以放心的一把扯下。心怀叵测者除外。

文/雨虹

(责编:李丹)
——本文经《纪元心语》授权发布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