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贤语:给孩子的纯真报个价

【新唐人2016年03月31日讯】昨天晚饭后,女儿主动跟先生说:“我刷碗吧?”她爸很高兴,刚做了一个让位儿的准备动作,我家胖妞儿赶紧说:“三块钱。”“三块钱!太贵了,我还是自己洗吧。”她爸表示无法接受闺女的报价,于是爷俩开始讨价还价……

这样的场景对我来说很不习惯,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有零花钱的不多,像我女儿这样帮父母干家务活挣钱的几乎没有。还记得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同学中有不少人下学后要回家做晚饭。我就经常帮好朋友准备全家五口人的饭菜,虽然她上面还有哥哥姐姐,但她并没有享受过多少身为老小儿的特权,倒不是说她家里穷,这就是她父母给她定的家务活儿。

相比这些同窗,我就轻松多了,基本不用做什么家务。不过,我跟同学倒是学了不少,喂鸡、洗衣、带小孩儿、洗菜做饭……当然,我的这个学,好奇心占了绝大部分,至于做的质量我保证不了,所以结果也充满了不可预知性。我把菠菜剁成了鸡食,而真正的鸡食差点儿被我扔进锅里给人吃,没办法,这两种植物长得太象了。把所以的衣服倒在一个盆里洗的结果就是染个一塌糊涂;带同学的弟妹:我还是个孩子,所以别要求太高,小小孩儿哭一哭有益健康;洗菜做饭?跟喂鸡的工序差不多,我一直都是同时做的。

这真的是乐趣家务事,虽然给同学和他们的家人带来点儿烦恼,但总的来说还是收获颇丰。大家都有收获,我想是的。

这些就是我学习做家务的经历,没人给钱,我也不会要对方付费,这些在大人眼里千篇一律的劳动,在我这里就是一乐儿。当然,我不是在夸我自己,我的兴趣也持续不了多久,做几次也就放弃了。相比我的同学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做这些家务,他们的坚持我没有。

崇尚现实的今天,大人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让孩子也早早染上了浓重的利益色彩,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需要物质奖励,来刺激他们能坚持下去的原因吧?只不过,这种物质刺激总是让人觉得,好像少了那么一点儿童年应有的美好和纯真。而往往就是这份美好和纯真是可以让我们保留终生的。

文/刘芳

责任编辑:李丹

——本文经《纪元心语》授权发布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