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朱晖救难 福泽子孙

【新唐人2016年05月2日讯】一个完全不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的人,自有老天眷顾。《后汉书卷四十三朱乐何列传第三十三》中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东汉的朱晖,居住在山野之地,穿布衣,吃蔬菜,生活节省。建初年间(东汉汉章帝刘炟主政),南阳发生大饥荒。每石米价涨到一千多钱。朱晖拿出全部家产,分给宗里故旧中的贫弱之人。族人们都归附他。

同县的张堪很有声望,在太学里遇到朱晖,敬重朱晖,拉着朱晖的胳膊说:“我想把妻儿托付给您。”因为张堪是前辈,朱晖未敢应答,那之后再没见面。张堪去世后,朱晖听说他的妻儿贫困,就亲自前往问候,厚厚地接济、赡养张堪的遗属。朱晖的小儿子朱颉问他:“张堪也不是您的朋友,平生未曾听说他,我们觉得奇怪。”朱晖说:“张堪曾把我当作知己相托。我在心里已经向他许诺、答应他了。”

朱晖与同郡的陈揖交情好。陈揖早逝,有遗腹子,名叫陈友。朱晖可怜他。后来,南阳太守桓虞(人名)召朱晖的儿子朱骈担任小吏。朱晖没有让自己的儿子去上任,把机会让给了陈揖的儿子陈友。太守叹息,他总是这样义气,就同意了。

朱晖扶贫救难,把自己儿子的机会让给过世朋友的儿子,行善重德,不求世间利益。可是他的儿孙都当了官。

──转自《明慧网》 有删节

责任编辑:又容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