蓪草嘉年华会 重现30年蓪草文化

【新唐人2016年11月21日讯】接下来我们来看到,在台湾的原生种植物“蓪草”,30年前,塑胶花还没有问世时,蓪草是台湾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当时种植最多的地方就是新竹,日前在新竹五峰乡花园村就有一场连续举办5年的蓪草嘉年华会,希望唤起大家重视人类文化的重要资产。

栩栩如生的莲花,还有颜色鲜艳桃花或是娇艳的兰花,不说您可能不知道,这些都是天然人造纸“蓪草”所做出来的,蓪草在台湾有上百年历史,随着塑胶制品出现后,蓪草也跟着消失。为了不让蓪草的价值被遗忘,产学业界、民间保育团体及文史工作者, 这几年开始积极复育。

有机农业协会理事长李鸿图:“当时候进来的时候,是希望尊重万物生命的,物种多样性的一个传统原住民的文化,其实应该讲人类的文化,都应该能够在这个地方复育回来。”

五峰乡花园村蓪草复育者陈登顺:“学到这个育苗的技术,所以我就可以把这个蓪草,很快的可以大量栽培没有问题。在部落有很多绿色产业可以推广,我们的年轻人不用到外面(人口外流)上班了。”

奋力将蓪草径的髓心通出,这可不是件轻松的工作,在新竹五峰乡花园村从2012年复育至今,每年都会举办蓪草嘉年华会,还让大家体验如何通“蓪草”。

体验民众:“很特别,而且需要好用力,然后还跑不出来。”

体验小朋友:“不容易,一直通不出来。”

体验民众陈小姐:“它是已经快消失的植物,竟然还是台湾原生种,觉得就是可以有这活动,让大家都认识这个植物,知道台湾以前的故事很棒。”

现场重现消失30多年的刀工技术,雪白的蓪草髓心晒干后,最后由师傅用专用的刀,刨成一整片薄纸。在30年前家族从事蓪草加工,张秀美回忆着说。

蓪草纸业者张秀美:“撩草,镏草镏的意思把它切成薄片那个动作叫镏,因为当初在家里很多事情要做,那妈妈叫我们不准碰那个刀子,因为还小你万一把刀子弄坏了,师傅就好几天不能工作,所以那个是严格不能去碰的工具。”

活动这天也宣布11月19日为“蓪草文化日”象征着物种生态复育呼救,也唤起大家对这举世闻名的蓪草文化关注。

新唐人亚太电视佘志诚台湾新竹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