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辉:共产党“五大导师”之斯大林(下)

饿死八百万人的大饥荒、镇压农民反抗,肃反杀了上千万人,让人毛骨悚然的“古拉格”,而这却并非是斯大林恶行的全部。南斯拉夫共产党领袖Milovan Djilas(密洛凡•德热拉斯)跟斯大林很熟。他曾写道:“斯大林魔鬼般的权力和能量是这样形成的,他把共产主义运动及其中的每一个人带入一种混乱和麻木的状态,以此建立和维持他的恐怖统治,难道不是吗?”

对犹太人的迫害

很多人都知道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以相当残忍的手段屠杀了600万犹太人,但是对于苏联斯大林统治时期对犹太人的迫害世人却鲜有所知了。

事实上,借由1917年的十月军事政变而夺取政权的苏联布尔什维克的核心领导人,如列宁、托洛茨基、斯维尔德洛夫、捷尔任斯基、卡冈诺维奇、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拉狄克、明仁斯基、布哈林等都是犹太人。据悉,当时苏共政治局常委24人中,有16人是犹太人。

1924年,斯大林取得苏共最高领导权后,直至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之前,斯大林对于犹太人采取的是任用、拉拢的手段。除了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继续被任用外,斯大林忠实的追随者卡冈诺维奇、李维诺夫、迈赫利斯、苏联驻德国大使雅可夫•苏里茨等也是犹太人,甚至其秘书室中也有两个犹太人。

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前后至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共对犹太人采取了压制政策,犹太人成为了斯大林讨好希特勒的牺牲品。如苏联驻柏林大使犹太人雅可夫•苏里茨被召回,李维诺夫被撤换,卡冈洛维奇被免除了部长职务,其他犹太高级别官员也悄然被排除。此外,几十万犹太人被逮捕,具体死亡人数已无法统计。

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后,斯大林转而再次任用犹太人。战时,苏联有许多犹太人参加了反对纳粹的战争。在该国未被占领地区的200多万犹太人中,大约有50万人在部队服役。其中,在战场上阵亡的犹太人大概将近20万。

然而,战争结束后,犹太人的日子也没有好过多少。当1947年冷战在欧洲拉开序幕,以色列宣布倒向西方阵营后,斯大林开始实施对犹太人的消灭政策。因为苏联国内的犹太人显然支持以色列,他们不顾政府限制,以各种各样方式,向以色列人表达他们对以色列国的祝贺;尤其是他们当见到驻苏公使梅厄夫人和苏联军队中的犹太人时都围观欢呼,甚至热泪盈眶,倍觉亲切。这引起了斯大林的不满,他怀疑国内外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会相勾结,将苏联国土也划出一部分建立犹太人的国家。因此,对犹太人的清洗开始了。

这场“反犹运动”的主要事件和总导火线,是审判苏联“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的所有成员。该委员会成立于1942年4月,主要为苏联政府向美国筹措军费。成员除外交部副部长左洛夫斯基和莫洛托夫的妻子外,大多是著名的苏联犹太裔文化名人。委员会为苏联募集了很多钱,有力的支持了苏联的反法西斯战争。然而,恼羞成怒的斯大林将心中的怒火全部撒在了“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的所有成员身上,指控这个委员会同美国一起准备在克里米亚建立起犹太人前哨阵地。主要成员因此均被处决。

与此同时,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被囚禁或死在集中营里。1950年8月的“斯大林汽车制造厂”案件中,一批医生、工作人员(大多为犹太人)被捕并于11月被枪决。“反犹运动”还迅速扩大到各个领域,许多犹太族作家、文学家、演员以“为外国服务和企图使克里米亚的犹太人脱离苏联”的叛国罪名于1952年被枪决。同年,苏联在布拉格也进行了同样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许多犹太人“被吊死在屠户用的肉钩上,享受的是希特勒处决人犯的绞刑”。

1953年,“反犹运动”达到了高潮。当年1月发生了“克里姆林宫医生阴谋案”,长期为苏联领导人治病的有9 个犹太人(实际只有4 人可以确定为犹太人)被捕。斯大林借此将成千上万的犹太专家从医疗机构、研究所、医院及高等院校中被赶走。

此外,斯大林还强迫苏联文化界和科技界的犹太裔知名人士在《致〈真理报〉编辑部的信》上签名。这是一封用恶毒语言诬蔑犹太人的信,很多犹太人在巨大的压力下被迫签名。

直至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迫害犹太人的行动一直没有停止。有人称:“甚至在党的区委书记中,恐怕也很难找到一个犹太人。”有人统计,遇害的犹太人在100万以上。

关于这段历史,苏联作家爱伦堡在《人‧岁月‧生活》一书中有所描述。

斯大林为什么像希特勒一样要大规模地屠杀犹太人?目前,学术界的看法并不一致。不过根本原因应该是其个人崇拜的需要,是巩固政权的需要。的确,一个独裁者怎能容忍治下的臣民去为他国政权欢呼呢?怎能容忍持不同看法的人存在呢?而这大概是共产政权以及所有专制统治者的通病吧。

霸人妻女的乱伦者

斯大林的私生活也十分腐败糜烂,为世人所震惊。

斯大林23岁时看上了漂亮的奥莉佳,遂引诱上床。虽然奥莉佳已婚,却不妨碍斯大林与她频繁做爱。因奥莉佳丈夫老实胆小,斯大林只要在他面前把刀子比划一下,他就乖乖地躲到一边,把床让给斯大林。

后来斯大林娶了战友阿廖沙的妹妹卡佳,感情还不错,卡佳为斯大林生了个儿子雅沙之后病逝,斯大林很伤心。但在后来的大清洗中,斯大林毫不留情的枪毙了他的好朋友,卡佳的哥哥阿廖沙。

1910年,斯大林被流放到索里维切戈茨克。斯大林住在寡妇库扎娃家中,当他离开小城后,库扎娃生了一个儿子。传言说,斯大林就是这个儿子的父亲,后来传言得到了证实。

斯大林1912年又与安娜秘密结婚,但这段婚姻只维持了6年后就秘密结束,其中的隐情至今仍是个谜。(可能因为安娜是犹太人,当时苏联有强烈的排犹情绪。)

1918年,斯大林娶了第三任妻子娜捷塔,比他小25岁,是他原来的老情人奥莉佳的女儿。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这话对斯大林不适用,它不仅吃窝边草,而且知道娜捷塔是他的亲生女儿!娜捷塔开始并不知道,直到有一天他们激烈争吵时,斯大林突然说:“你知道吗,你是我的女儿!”这给了娜捷塔当头一棒,这不是乱伦吗?!乱伦?在斯大林的字典里是查不到这个字的。从此娜捷塔情绪忧郁,失去了快乐。

斯大林的儿子雅沙(雅可夫)比娜捷塔小十岁,那时已十七、八岁,很喜欢年轻的后母,两人常常在一起,至于有没有乱伦,未见记载,但斯大林对他们的关系很忌妒,父子关系非常紧张,斯大林经常痛骂雅沙,最后雅沙终于不堪虐待而开枪自杀,但未击中要害,又被救活。斯大林毫不痛心,反而大骂儿子笨蛋,“连自杀都办得不成个样子!”

雅沙愤而从军,官至上尉。在卫国战争中,雅沙没有像毛岸英那样留在彭德怀身边做“太子监军”,而是冲锋在第一线。后被德军俘虏,希特勒曾想用他换回被苏军俘虏的鲍罗斯元帅,被斯大林一口回绝:“拿上尉换元帅,做梦!”后来雅沙在战俘营触电网自杀成功,使斯大林不能再骂他笨蛋。

斯大林与娜捷塔有一个儿子叫瓦夏,但斯大林并不爱他,从小就灌他格鲁吉亚烈酒,以致瓦夏终身酗酒,成为废人。为此娜捷塔与斯大林经常吵闹。

娜捷塔待人和睦、友好,所以,警卫人员都很爱戴她。可他们却经常看见她暗自落泪。因为斯大林生性好色,拈花惹草,并经常当着妻子的面在公开场合开一些下流的玩笑,做出一些猥亵的流氓动作,娜捷塔为此感到耻辱。

1932年11月7日是苏联15周年庆典,斯大林站在列宁墓上检阅三军仪仗队和盛大阅兵式,接受万众欢呼。娜捷塔也在主席台上,但看上去苍白、疲惫,完全不像一个30岁的风华少妇。她两眼茫然,对红场上的激情视若无睹,毫无兴趣。因为近来斯大林与一个叫罗莎的女人好上了,娜捷塔略有不满就被斯大林当众羞辱,使她颜面尽失。

当晚,娜捷塔发现斯大林和罗莎又在鬼混,回到克里姆林宫的家中后情绪很不稳定。官方的说法是其死于事故,但有史家称其女仆曾看见斯大林跨在娜捷塔身上,两手卡住娜捷塔的脖子,歇斯底里的叫着:“我教你,我教你!”而娜捷塔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太阳穴上的伤口血流满地,血泊中有一支瓦尔特手枪。女仆大惊,去抓电话,被斯大林挡住,叫她去擦地板上的血。不久有人来用纱布、冷霜和粉把娜捷塔的面容整好,头发重新梳理,掩住伤口的部位。

娜捷塔极有可能是在与斯大林争吵后,或自杀,或被斯大林开枪打死。

在追悼会上,斯大林表情沉痛,内心如何则无人得知。不过,作为一个冷酷之人,他并不会真的在乎娜捷塔之死。

陷入意识形态迷途

1934年8月,斯大林遇到了一件尴尬之事,他不得不禁止《布尔什维克》杂志刊登恩格斯的一篇题为《俄国沙皇政府的对外政策》的文章。季诺维也夫是该杂志编委会成员之一。作为共产主义奠基人之一的恩格斯,在这篇文章中表示不能接受沙俄1890年执行的对外政策。按照其原话,沙俄的外交就是要不断扩张帝国的版图,不惜背信弃义,阴谋叛乱,进行暗杀,也不惜卑躬屈膝,重金贿买,不因胜利而陶醉,不因失败而气馁,踩着千百万士兵的尸体向前进……

斯大林意识到这篇文章一旦发表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实际影响”。他还列举了恩格斯推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展望日益逼近的欧洲战争前景时,这个奠基人直截了当的说,“德国的胜利,也许,就是革命的胜利”,“如果俄国发动战争,就会有人走到俄国人及其盟友的前面,不管他们充当什么角色”。

在苏联面对着来自德国的战争威胁之际,在斯大林放弃了列宁的世界革命教条主义的背景下,斯大林不希望读者如此解读苏联的对外政策。

最终,杂志没有刊登这篇文章,却发表了一篇社论,作者正是季诺维也夫。社论对恩格斯的一封信件进行了评论,并将恩格斯对即将爆发的战争的观点介绍成了仿佛他是“完全站在失败主义的立场上”。

斯大林读到社论后非常震惊,他马上谴责编辑部的立场是“托洛茨基孟什维克式的”,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是否定了列宁的革命经验的。随即,责任编辑被降职,季诺维也夫也被从编委会中除名。

为了挽回影响,《布尔什维克》杂志希望斯大林写一篇社论,阐述一下他对经典著作的看法。斯大林并不愿意,认为把自己与恩格斯作比较是“不理智”的。最终,他选择了放弃。

此时的斯大林陷入了意识形态的迷途:既不能辱骂恩格斯,不能降低列宁的作用,不能解除德国共产主义者的武装,也不能侮辱俄国(即便是沙皇俄国)。因此,也就不用写什么社论了。斯大林确信,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并不完全适合其所领导的国家。这也就是为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苏联、中国变来变去,甚至相互矛盾的原因。

“斯大林模式”本质是独裁

除了通过党内的斗争,不断清洗异己以及树立个人崇拜等方式外,斯大林还娴熟的运用共产主义或者集体主义来迷惑人心,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也就是“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实行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全民所有制,以集体农庄为代表的集体所有制;在政治上实行不受法律限制的无产阶级专政,即共产党不仅领导一切,而且通过垄断国家机关干部人事任免,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在文化思想领域,则严密控制与官方思想相左的思想,苏共掌控一切思想文化领域的管理权,全党和全体国民在思想和政治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斯大林模式”的本质就是独裁,因此也被一些评论家称为“红色法西斯主义”。在这个模式下,苏联国内呈现的是一言堂、内部斗争、文化清洗、经济管制等。而此种模式后来为中共的毛泽东继承、发扬。

没有人否认的是,斯大林独裁统治的30年,制造了数不胜数的冤假错案,人民更是生活在恐怖中,其所描绘的所谓美景都不过是虚幻而已。

苏联的一则政治笑话对此一针见血:斯大林做报告说:“共产主义已经出现在苏联的地平线上了……。”老工人不知道什么是地平线,回家后问儿子,儿子说,地平线就是能看到却永远走不到的一条线。

斯大林之死与去斯大林化

乱伦、淫荡、杀人如麻的斯大林的下场也没有好到哪里。1953年3月5日,斯大林死去,官方宣布其死是因为“脑溢血”。但55年后,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从一批秘密档中找到了斯大林中毒身亡的证据,而其手下高官贝利亚是最大的嫌疑人。

斯大林死后,其遗体被保存在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中,供参观。随后赫鲁雪夫在朱可夫元帅的帮助下,将贝利亚逮捕枪决,最终坐上了苏共总书记的位子。

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雪夫发表“秘密报告”,全面批判斯大林,掀起“去斯大林化”运动。很多以斯大林名字命名的城市、企业、工厂等都改成其它名字,斯大林的罪行被公开化。据中共内部消息,“苏联揭露的斯大林的统治,其黑暗不下于历史上任何最专制暴虐的统治”。

1961年10月31日,根据苏共二十二大做出的决议,斯大林的遗体被从列宁墓中移出,迁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墙下。

与希特勒、毛泽东齐名的一代暴君就此死去,而他给苏联人造成的伤害却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巴契夫也全盘否定了斯大林模式,称“大家看到,苏联所实现的‘模式’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模式,而是极权主义社会的模式。这对所有认真追求人类进步的人来说,都是值得进行思考的一个严肃的问题”。

──转自《大纪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李明心)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