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共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曾任毛泽东秘书的李锐于“文革”期间被关押在秦城监狱关单监长达八年。他透露,“文革”期间,秦城共关了502人,高层干部有一半多,死在里面的近三十人,被打伤致残的二十多人,得精神病的近六十人。
2017年4月10日,李锐101岁(虚岁)的生日庆祝宴在北京举办,前来贺寿的有原《炎黄春秋》杂志社社长、94岁高龄的杜导正与赵紫阳政治秘书、84岁高龄的鲍彤。参加了生日聚会的大陆媒体人苏小玲4月27日在《纽约时报》撰文披露了聚会的一些细节。
苏小玲披露,在宴席上,李锐简单回忆了自己一生历程,其中提到“文革”中的遭遇。1959年的庐山,原本是要对“大跃进”运动进行纠错,结果彭德怀的一封致毛泽东的言辞激烈但不乏诚恳的批评信,最终引发了中共党内政治的一场大地震。本来被毛特别重视的李锐也瞬间成为“彭德怀反党集团”的成员,发生了命运的大逆转,被送到北大荒“劳动改造”。之后又因被要求配合调查毛的秘书田家英案,在一封给周恩来的信中批评了陈伯达而被后者得知,直接从北大荒农场提取投进了北京冰冷的秦城监狱。
关于秦城,李锐还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原来这座监狱是关国民党战犯的,结果“文革”一开始就关押了几百号像他这些无辜的党内外人士。其中一半都是中共的高级干部,比如中宣部部长陆定一。而感觉被冤枉的陆定一还常在牢房里叫喊“毛XX啊,我什么事也没有做啊”。
文章说,“文革”时期祸害的当然不仅仅是一批党内外的干部和知识份子,更严重的后果是毁灭了整个民族原本就有待提升的、脆弱的现代精神与时代气节。在高度变态的社会运动的高压下,驱使一方的人类变成一群大魔小鬼,造成了许多本来还算优秀、具有一定文明自觉的文化人的人格也产生了分裂,并且彼此相互残害,甚至导致延续到21世纪的集体性的人的精神与信仰的全面缺失。
李锐1917年4月13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湖南平江;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水电部副部长、毛泽东兼职秘书;1959年庐山会议被定为“彭德怀反党集团成员”,被戴上“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帽子,撤销一切职务,开除党籍,下放北大荒劳动。“文革”期间,1967至1975年,李锐因得罪陈伯达被关押在秦城监狱关单监长达八年。
“文革”期间秦城监狱关了两百多高官
2015年6月,《文汇读书周报》曾刊登对李锐的专访。李锐谈到,秦城监狱原来关国民党战犯,“文革”开始,改关自己人:建造监牢的负责人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被关进来了;还关了许多高层领导,如彭真、刘仁以及陆定一等。常听到各种呼喊声:有整天喊“毛XX万岁”的;也有受不了侮辱痛骂看守的,接下来就会听见有人开锁进房,痛打叫骂者,于是又响起被打的惨叫声。
李锐曾与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共事过,因此熟悉陆定一的声音。在秦城监狱,最后几年陆定一关在李锐隔壁。李锐听见陆天天大喊大叫:“毛XX啊,我什么事儿也没有啊!”放风的时候,陆就唱《苏武牧羊》。
李锐还披露,“文革”前在中共中央办公厅任俄文翻译的阎明复是1968年关进秦城监狱的,不知道他的父亲阎宝航已死在秦城。阎宝航是著名的民主人士,1941年在重庆时,他从德国大使馆知道希特勒打苏联的日期,立即告诉周恩来,周即告斯大林,苏联还不相信,后来给阎发了勋章。
阎明复曾向李锐透露自己得过精神病。“文革”前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崔月犁被关进秦城监狱后也患过精神病。北京市委书记刘仁一直戴着手铐,吃饭都不自由,最后铐死在里面。
李锐透露,“文革”期间,秦城共关了502人,高层干部有一半多,死在里面的近三十人,被打伤致残的二十多人,得精神病的近六十人。这个数字是他后来负责组织编写中共组织史资料时查清的。
秦城监狱建造者被投入监狱
秦城前身乃民国功德林监狱,原址北京德胜门外功德林庙街一号,专押要犯。1955年,苏联援建一百五十七个项目,秦城监狱为其一,但属秘密项目。秦城座落于京北燕山东麓,昌平县兴寿镇秦城村,距京约四十五公里,背倚小山,面朝原野,独立坐落,附近无任何村庄。
《光明日报》总编辑穆欣在“文革”初曾被收罗入中央“文革”小组,1968年被整肃进了秦城监狱。他在香港出版的回忆录,披露了大量秦城监狱的黑幕。
穆欣在回忆录中披露,北京公安局长冯基平乃工程负责人之一,“文革”中遭康生批示,投入这座他为别人建造的监狱。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秦城修建负责人之一,原以为关押国民党与伪满战犯修建的这座现代化监狱,万万想不到自己不久也入住,并死在里面。
1966年春,时任军委总后勤部部长的邱会作与军委作战部副部长王尚荣视察秦城,王尚荣仔细察看阴森森牢房大门,邱打趣:“你看这么仔细干什么?是不是来为自己看房子的?!”王答:“共产党还会关我们?我这辈子是不会来住的,这点是肯定有把握的!”
偏偏两人后来皆成“反革命”,邱会作入住秦城,王尚荣还没有资格,关押别处。邱感叹:“关在里面的国民党战犯、伪满汉奸出去了,我们进来了,和他们‘换防’,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转自《大纪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