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我们介绍了两种罕有提及的天象:荧惑犯守太微西上将和东上相。1004年火星守犯东上相,带动了中原东方的战事,辽军大侵,宋朝首席宰相毕士安“舍身”支持,次席宰相寇准护驾亲征澶州。本系列的上部,我们在三大天象下,还原了澶渊之战的真实历史:胜势在握之时,宋真宗极力妥协求和,寇准力挽屈辱,宋辽签订了澶渊之盟,开创了百年的局部和平。
澶渊之盟的功劳尽归寇准,罚星对东上相的天谴,尽归毕士安,而毕士安又是心甘情愿——这种奇特的巧合,看了本系列深入的解读,读者会惊叹天象垂下的冥冥之手——既然不会是偶然的碰巧,为什么会有如此精妙的设计呢?
因为那是旧运程中,为了宋太宗收复燕云十六州、扫平契丹、一统华夷而设定的,使寇准放手施展,进而前线的杨延昭等大将全力建功。正相毕士安、次相寇准本来要同心协力演绎这段千古佳话——可惜,荣耀本天赐,都因为宋太宗的逆天大罪,减寿9年,被上天收回。
(接前文 逆天而为痛悔迟32:荧惑犯守东上相,毕士安延寿暴亡 (点击这里) )
1. 万年祥瑞天象垂,逆天害佛伟业废
前面我们在五星连珠的天象下,还原了宋太宗赵光义弑兄篡位的真容。他杀害哥哥赵匡胤和侄子赵德昭、赵德芳、弟弟赵廷美,犯下的不是一般的罪业——如果赵匡胤按旧命运延续前朝灭佛,那样赵光义弑兄夺位是替天行道,罪业很小;可是赵匡胤拨乱反正、大兴佛法,做了天大的好事,是可以直接成正果的,不用修直接成圣,那功德超过十世的修行,而且荫及后世,子孙都是大德之士,赵光义再谋杀他们,就形同害佛了,逆天罪业之大,就大在这里。
旧命运安排宋朝给佛法平反、大兴佛法的天大功德是赵光义的,为此给他命里定下了堪比唐太宗的辉煌,在天象里都有展现。前面我们还原过澶渊之战时的三大祥瑞:太白昼见,千年不遇的日晕抱珥,澶州的大食分日食,这个日食在辽南京幽州展现的更为震撼——
图33-2:景德元年十二月初一幽州日全食天象示意图,日食带扫过燕云12州和辽国的两京。
5000年难遇的日全食:揽收燕云扫两京
前面我们说过,现代天文学和中国古代的天象学,是同体异面。现代天文学表现的是人间最表面的道理,而天象学展现的是深层的内涵,两者互为表里,并不矛盾,只是不了解神传文化精髓的人,心里才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现代人认为日食太常见,不是危险凶兆,是因为把不同类型的日食混为一谈,而且不知道不同地点出现日食对国家有不同的含义。大家知道日全食是很罕见的,同一地点两次日全食要间隔400年左右,比荧惑守心的天象还罕见——但是,京城碰上日全食,就更罕见,历来都是变天之兆,我们看下表的统计资料。
表1:唐朝以后中国历代京城日全食及天象意义表
|
日全食时间 |
地点 |
天人合一的人间对应 |
|
1
|
1115.7.23 12:29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收国元年
|
金上京会宁府 (今哈尔滨阿城区)
|
预示金国小邦变天下(辽国原是金国的天朝)。金太祖1115年正月建金国,九月攻占辽国黄龙府(今吉林长春农安),1120年克辽上京,1122年克辽中京(今内蒙古赤峰宁城)和辽南京(今北京),迅速占据了辽国天下。
|
|
2
|
975.8.10 6:42 宋太祖开宝八年
|
江南国都金陵 (今南京)
|
预示南唐灭国。974.11.11宋朝南伐,首破峡口寨。 日全食4个多月后,金陵被破,江南国主李煜降。
|
|
3
|
1005.1.13 宋真宗 景德元年
|
11:04~ 11:12
|
燕云中北部12个州
|
预示旧运程中13州变天回归宋朝。日食带依次扫过朔州(今山西朔州)、寰州(今山西朔州东)、云州(今山西大同)、应州(今山西应县)、蔚州(今山西灵丘)、武州(今河北宣化)、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河北怀来县东)、儒州(今北京延庆)、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顺义)、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日食食分0.99形同日全食。燕云16州另外3州当时已入大宋版图。
|
11:11
|
辽南京(今北京)
|
预示旧运程中:辽国京城之一南京将失天下。
|
||
11:18
|
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
|
大定府是辽国中心的战略要地,当年正在建城, 1007年由辽圣宗升大定府为辽中京。
|
||
11:20
|
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巴林左旗)
|
预示旧运程中:辽国起家的上京将变天下。
|
||
5
|
1275.6.25 宋恭帝德佑元年
|
南宋都城临安 (今杭州)
|
预示南宋灭国。日全食时,元军已占领建康(今南京),南宋大势已去。8个月后,6岁的恭帝在临安降元。
|
|
6
|
1277.10.28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十三年
|
元大都 (今北京)
|
元军追击逃亡的南宋皇帝。1279年崖山海战,南宋全军覆没,8岁的末帝被背着投海。南宋亡,蒙元亦亡,正式变为中华的元朝,承接、延续了中华文明的血脉。
|
|
7
|
1697.4.21 清康熙三十六年
|
北京
|
康熙当时亲征噶尔丹,不在京城,幸运躲过天劫。 (康熙帝有大兴佛法的功德)
|
从上表能看出,京城遇上日全食,非常罕见,有些朝代的灭亡是应了日全食以外的其他天象,但是,首都碰上日全食,通常情况就是一个王朝的彻底变天。《乙巳占》中说:“(日)蚀尽,亡天下,夺国。”展现的也是这一个天道法则。
图33-3:日食范围图(1005年1月13日,黑色双线范围内是日全食带,自NASA古今日食表)。
1005年的日全食,同时覆盖辽国的两个首都,这是典型的变天之兆,而且横扫过两国百年兵争的焦点燕云12州,这是五千年文明中绝无仅有的,是辽国旧命中的变天之应。日全食带揽收燕云扫两京,在旧命中将演义宋太宗完美的大一统全胜。
万年不遇的“超新星爆炸 + 荧惑守心”
图33-4 1006年天象:荧惑顺行守心与超新星爆炸。
1006年的天宇上演了古今最奇丽的天象:荧惑守心+超新星爆炸。荧惑守心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天象,而亮丽的超新星爆炸可谓千年不遇,二者碰到了一起,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次。
图33-5:北宋景德三年四月初二(1006年5月1日)客星初见天象示意图。
超新星在中国古代被归入客星的一种。史料记载:“景德三年四月初二(1006年5月1日)夜,初更,见大星,色黄,越来越亮。”[1]“形状像半个满月那么大,在无月的夜空芒角闪亮,人们可以看清地面的东西。”[2]
李淳风在《乙巳占》中说的客星多指彗星,把客星喻为“天帝的使者”、“天罚的警示”[3],对突然出现的恒星客星(超新星爆炸),可能是因为罕见,所以没有描述。1006年的超新星爆炸,它的亮度超过了所有的亮星,它的天象学意义也超越中国的范围,它是佛教在异国的内乱大劫,以此来衬托“宋太宗拨乱反正、复兴佛法、改变天象”的辉煌,这本来是一个堪比唐太宗的辉煌。
有些史学家说宋太宗在极力效仿唐太宗,结果成了东施效颦——其实旧命运安排宋太宗是成功效法唐太宗,而且不输功业。从天象上看:
图33-6:643年荧惑守心,唐太宗佛道大兴,功德改变天劫(太子政变)延寿6年。
643年荧惑守心天象下,当年唐太宗的太子政变败露,太子被废,贬到黔州病死[4]。唐太宗安然度过了这个皇帝的天劫,延寿6年。这是他大兴佛法、道法的功德所致。
图33-7:宋太宗逆天罪业减寿9年,1006年荧惑守心“无主”,天象辉煌衬耻辱。
前面辨析过宋太宗逆天罪业减寿9年,无缘于旧命中定下的荧惑守心天象——那是天象对皇位天命的最正统的见证。旧命中安排宋太宗也像唐太宗那样,凭着天大的功德延寿过荧惑守心的天劫,超新星爆炸,这个亮丽的天象,以佛教在异国的法难大劫,来反衬宋太宗拨乱反正、大兴佛法、开创盛世的丰功伟业……
可惜,这一切命定的辉煌都成了泡影。
2. 勤勉治国夸德政,阴谋造假伴一生
宋太宗一生勤勉治国,留下了史料的证据。近代史学家看穿了他的把戏:毕生都在证明自己帝位的合法性。其实,他勤勉治国的证明,也是他亲自干预修史、亲定史稿的结果——他几乎每天都在这样做,因为宋太宗开始“完善”的修史制度,皇帝要御览史官每天的记录,按月“圣裁”之后,才交付史馆。
宋太宗以造假包装的德政,有的很难识别,比如《 第二十七章 至公至平争皇储,金匮之盟真相出 》中揭示的,被南宋史学家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赞颂不已的盛德语录,不过是赤裸裸的谎言,伪善的背后是屠刀的狰狞,逼得赵普造假求活、再背上黑锅。
当然,我们不排除宋太宗有真正的功业和德政,比如收复了小邦北汉,局部统一了中原,助兴佛法,组织翻译佛经,但是这些功德掺进了证明自己、还债赎罪的成分,就不再纯正了,也就没多大了,和宋太祖出于正义兴佛是鲜明的对比。而且这些,比起他杀佛改史的逆天大罪来,功德显得微不足道,这就是他寿数锐减9年的原因。
赵光义38岁篡位,41岁收复燕云征辽时惨败,腿上的箭伤一直没好,到了晚年还在发作,直到59岁去世。在根据太宗、真宗留下的国史修成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能看到太宗钦定、圣裁的征辽战争:那个在《辽史》中记载的七月初六被耶律休哥、耶律斜轸杀得全军覆没,中箭后窃乘驴车逃命的宋太宗[5]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七月初七,太宗看攻幽州十多天也没打下来,军兵疲惫,下诏班师,命诸将整军慢行,他初八到涿州、初九到金台驿……”[6]
赵光义50岁的时候,还给儿子们下诏书说:“朕十六岁,在后周显德年间随周世宗南征,屡次与敌军交锋,被我射死的敌将太多了,十八岁又随军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三州……”[7]要知道,赵光义20岁的时候还在家读书,无论出门还是回家,都必须向母亲禀告呢!
伪史妄图愚弄后世,展现的却是无尽的耻辱。宋太宗的逆天大罪,不仅仅恶报加身,而且祸及六世子孙,注定了后世的祸国殃民……
注释:
[1]《宋会要辑稿》记载:“(景德三年)四月二日(1006.5.1)夜初更,见大星,色黄。出库楼东,骑官西,渐渐光明,测在氏三度。”
[2]《宋史·天文志》记载其6天后:“状如半月,有芒角,煌煌然可以鉴物。”这是历史上最亮的一颗超新星,可照见物体。
[3]《乙巳占》:“客星者,非其常有,偶见于天,皆天皇大帝之使者,以告咎罚之精也。”
[4]《旧唐书》说李承乾死于贞观十九年(645年),这个承传的记载不准确。近代出土的李承乾墓志铭,刻写着他死于贞观十七年(643年),也就是荧惑守心天象的当年。墓志铭一般都被学术界认为是更确切第一手史料。
[5]《辽史·景宗纪》:秋七月癸未,沙等及宋兵战于高梁河,少却;休哥、斜轸横击,大败之。宋主仅以身免,至涿州,窃乘驴车遁去。
[6] 《续资治通鉴长编》:甲申,上以幽州城逾旬不下,士卒疲顿,转输回远,复恐契丹来救,遂诏班师。车驾夕发,命诸将整军徐还。乙酉,次涿州。丙戌,次金台驿……
[7]《长编·卷二十九》:“甲辰,始置建宁军。”上手诏戒元僖等曰:“朕周显德中,年十六,时江、淮未宾,从昭武皇帝南征,屯于扬、泰等州。朕少习弓马,屡与贼交锋,贼应弦而踣者甚众,太祖驻兵六合,闻其事,拊髀大喜。年十八,从周世宗、太祖,下瓦桥关、瀛、莫等州,亦在行阵。”#(未完,待续)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王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