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田:人们为什么特别喜欢被奉承(下)

赞美,出于发自内心的欣赏,是对人尊重、赞许和仰慕的互动;只有当人没有私心、嫉妒、企图和利己的目的时,赞美才是善意的。奉承,出于个人目的、言不由衷的颂扬,出于嫉妒、忌惮,和畏惧才发出;违心的献媚、讨好,有强烈的私心、私欲,和企图,并非发自内心,也没有善意。

Hara Estroff Marano认为,赞美是善心的礼物,赞美也不是人们可以要来的,或者求来的。发出赞美的人,一定是自愿的、发自内心的要表达这种善意。并且,这是一种强大的“礼物”。只有没有强制、没有胁迫、发自内心时,才有真正意义。虚假的奉承会被人看穿,人们会意识到这人不可信,也怀疑这人的动机。一旦这样,人际关系就毁了。Marano发现,赞美(而不是奉承)是一种强大的社交能力,你甚至不需要去钻研就可以掌握,但前提是你必须真诚。

人们该怎样去接受赞美(不是奉承)呢?Marano建议,最好的接受方式,就是一个优雅的微笑。接受赞美的艺术还教给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人们的感觉是非常主观的,只有你自己知道,别人或外部世界根本不知道。其实,外部世界最好也不需要知道我们每个人的感受是什么,因为人的感受多了去了,每个人的感受不同,感受的好坏也不同;同理,人们也不需要太在意外界对自己的感受,别人的、外界的感受多,我们也顾不过来。只要按良心去做,按善意去做,按真诚去做,别人怎么说,就让他去说吧。

美国作家Abida Mian认为,人生短暂,不由得我们不去善良的待人。这话很有道理。佛家正法门修炼告诉我们,人生苦短,善良待人,才不会造业。Mian也发现,不管是赞美也好,奉承也好,有那么几种:带有妒意的奉承,欣赏式的赞美,和帮助别人建立自信的赞美。

另一作家Danica Trebel甚至列出了我们每天都应该对别人表示赞美的七个原因,包括微笑会消磨卡路里,赞美会点亮创造力,善意永远不会伤人,真诚赞美有利于建立信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赞美不用花一分钱等等。

M.Farouk Radwan研究了人们究竟为什么要赞美/奉承/夸奖/赞扬别人。关键的是,人们由衷的赞美别人的时候,正是人们对别人的成就不感到妒忌的时候!

Radwan也发现了大多数人的弱点:当人认为赞美别人不会对自己的能力有所威胁时,才会毫不犹豫的赞扬;而当人觉得赞美会让那人看起来比你好很多时,你可能就根本不会发出赞美。还有,杯子是满的,才会倒出水来,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成就非常满意,他可能不介意赞美别人;如果他对自己充满怀疑,他可能永远不会赞美别人。内心强大的人,才会赞美别人,因为他不担心自己的声誉受到威胁!

Makini Brice试图用科学来解释人为什么对赞美和奉承感到舒服,Margaret Manning则发现,真诚的赞美,才有价值。给出真诚赞美最关键的一点,是具有同情心或同理心(empathy),不是仅仅告诉别人他们喜欢听的,而是真正告诉他们为什么他们的这些言行是值得赞赏的。其实,这也是另一个区别赞美和奉承的方法。告诉别人他们喜欢听的、曲意迎合,那就是奉承;告诉他们真诚的观察,带着同理心去说,那就是赞美。

中美贸易战打的稀里哗啦,有一点人们发现,它揭开了中国人个性中很多不好的东西,从吹牛、拍马、奉承、自夸,到不务实、不谦虚、不脚踏实地,许多不好的个性。中方和美方官员,经常是鸡同鸭讲,双方在这么多年的交往之后,还是不能理解对方!为什么会这样?文化差别之外,中方人员在中共党文化的熏陶之下,或污染之下,其思维方式、理解问题的角度,都跟正常世界的人们不同。加上文化因素,差距就更大了,鸡同鸭讲难以避免。人们也同时意识到,这些都不是中国人传统里原有的,而是红朝、赵家在几十年的奴役中毁掉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的时候,把人们给带坏了的。

Huffington Post登了篇Rachael Yahne的文章,讲述西方人不愿接受奉承的几个理由,体现了西方不同的思路和想法。西方人听到夸奖、奉承之词时,往往有两种不同的反应:一种是轻微的羞辱感, 因为从内心害怕自己不足的一面会被发现,会认为夸奖错了;另一种是接受奉承,但同时会产生一些不信任,因为知道奉承者是有所求、另有目的、甚至别有用心的。两种反应有一个共同的潜台词:赞美或奉承是主观的,可能不客观,也可能不是真诚的!

Suzannah Weiss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赞美或奉承可能让人窘迫,而南卡州克莱姆斯大学(Clemson University)的市场学教授Oriana Aragón认为,人们都知道当众出丑或失败让人发窘,其实当众成功或出名也会令人发窘。组织心理学研究公司AcknowledgmentWorks的研究发现, 68%的美国人说他们受到称赞时,会感到窘迫。原因之一,是因为在西方传统的教育中,孩子们从小就学到,自夸和吹牛不是一种好行为;原因之二,是人们本能的不相信这些奉承;原因之三,是人们不喜欢被评判,即使好像是好的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诲中,也有“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可惜的是,在中国当局的宣传中,在“厉害了”、“最大赢家”、“美国吓尿”的蛊惑下,中国民众,很多已丢失了传统的美德。

专业教练和培训师Suzan Bond更是直截了当的说,不要给出那些毫无意义的奉承,少来那一套!有时,你不需要对别人进行赞美或奉承(compliment),只要给他们予以承认(acknowledgements),就行了!因为奉承是空洞、肤浅、带有自我目的的;对别人予以承认,会更深层、更具体、更有尊重人的意味。

每年三月一日,是“世界赞美日”(World Compliment Day),荷兰人Hans Poortvliet在2001年发起了这个节日。许多欧洲国家包括挪威和比利时,都庆祝这一节日,其他国家还没有这个传统。如果人们能都学会真诚、善意的赞美,而不是虚情、假意的奉承,人类社会可能就会稍稍好那么一点点。

本文转自601期【新纪元周刊】“商管智慧”栏目

http://www.epochweekly.com/

(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