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10月15日讯】中方对外高调扩张,被指引发中美对抗的主要因素之一。美专家透露,北京最近曾试图降低调子,刻意修改“一带一路”的英文译名。不过,美国政府机构仍继续沿用原叫法,以彰示中共的扩张野心。
《华盛顿时报》国家安全专栏作家、中国问题专家比尔•格茨(Bill Gertz)日前披露了这一内幕。格茨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国家学院”(FBI National Academy)和“美国国防大学”(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的客座讲师。
10月10日,他在《华盛顿时报》刊文指,“一带一路倡议”是北京试图扩大全球影响力和军事力量投射能力的策略之一。该倡议开始被译作“One Belt, One Road Initiative”,这也是中文“一带一路”的对照翻译。
直到最近,北京领导人意识到,在译名中两次使用“one”这个单词,可能会向国际发出信号,即中共正试图在世界上取代美国的地位。于是,北京决定将英文名字加以更改,不过仅限于英文。
格茨说,为了让这一倡议听起来“不那么具有威胁性”,中共把“one”去掉,将“一带一路倡议”的英文写法统一缩写成“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随后,中共政府开始指示国内外新闻机构,对这一新写法进行大肆宣传,试图消除原来的叫法。
不过,中共更换名字,反倒让美国方面更加警觉。
格茨表示,这个英文更名在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一个简报中被披露后,该指挥部和所有美国政府机构,都被督促不要使用北京授权的英文名字“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以避免帮助中共进行宣传和传播其战略信息。
他还说,中共的“一带一路”项目以及北京资助的孔子学院,都被北京用来对自由国家进行渗透和影响。
格茨上述文章中,并没有透露北京修改译法的具体时间,只是笼统地称是在“最近(recently)”,而英文“recently”可指代的时间范围很广。
翻查党媒报导,2015年9月,中共发改委同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对“一带一路”译法进行了规范,规定“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英文全称译为“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一带一路”简称译为“the Belt and Road”。“倡议”一词也统一译为“initiative”。
之后,海内外网络上开始出现对“一带一路”英文译名的“辨析”。但是,直到现在,海外提及“一带一路倡议”,仍是两种译法并行。
不过,格茨发表上述文章,披露中共修改译名的内幕,却是中美对抗正从贸易战步步升级的今天。
早在贸易战之初,中共体制内外就曾批评,北京近年的高调对外扩张,是引发中美对抗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美国的中兴禁令一举击破《厉害了,我的国》的虚幻,北京开始降低对外宣传的调子。
目前,被美方盯紧的“中国制造2025”已经在中共官媒销声匿迹。
不过外界普遍认为,这并不代表中共放弃了争霸世界的目标,只不过是试图再次“韬光养晦”。北京一再强调,“中国制造2025”事关中共“核心利益”,绝不放弃。
(记者栗捷报导/责任编辑: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