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5日上海召开的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发表了演讲,表示中国将继续开放大门,承诺中国将尊重国际营商惯例,对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等等。不过令早已不信任中共的外界怀疑这些承诺的是,其并没有指出将推出哪些法规政策保障上述措施的实际执行。因此,究竟其能打动多少外国投资者,无人知晓,但想必“听其言,观其行”的不在少数。
演讲中,习以大海来比喻中国的经济,以此反驳看衰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声音。其称“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 “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大家完全可以抱着乐观态度。”
这个比喻,自然未被中共官媒忽视,其迅即推出与之配合的评论文章,如新华网5日午夜刊发的《大海之喻凸显中国经济底气信心》。文章暗示中国经济如大海般辽阔深邃,其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暗示中国经济如大海般具有澎湃动力,上亿户市场主体、2700多万家民营企业,9亿多劳动力资源、超过1.7亿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等就是其发展的驱动力;暗示中国经济如大海般开放包容,正在以开放倒逼改革。
基于此,文章认为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所难免,但却能在“深化改革开放中解决”,在风风雨雨中克服。
然而,不要忘了,大海里不仅有狂风骤雨,还有极具破坏力的海啸。维基百科称,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自然现象,称之为“海啸”。尽管狂风骤雨不能掀翻大海,但地震引发的海啸对大海的破坏力也是不可小觑的,其对海洋生物、水体、周边环境等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东南亚、日本发生海啸后的惨况,很多人应还记忆犹新。
是以,如果中国经济这片大海,遇到海啸,会造成自身怎样的伤害,同样可以用满目疮痍来形容。2008年引发全球经济震荡的金融海啸,直接导致了经济的大衰退。在美国,高失业率持续到2012年,期间消费者信心不足,联邦债务增加,通货膨胀,石油和食品价格等上升。在欧洲,则出现了主权债务危机,尤以希腊最为严重,很多欧洲国家被迫紧缩财政。此外,大批欧洲国家失业率也因此上升。如今处于内外交困的中国难道就可以避免经济海啸吗?
根据近日中共当局发布的经济数据,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长跌至6.5%,创逾九年新低;反映需求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亦降至两年来最低点;中国的零部件出口,在10月创下2016年以来最低水平。此外,中共官方公布的1~8月份不含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增速创有记录数据以来的最低值。中共海关总署9月8日公布的大陆8月份进出口数据显示,进口、出口增长均下滑。以美元计算,中国8月出口同比增长9.8%,不及7月份的12.2%;进口同比增长20%,也低于7月的27.3%。
11月3日,中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前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中国机构投资者峰会上的演讲中称,“从今年前三季数据来看,GDP在下滑、投资在下滑、出口在下滑、消费也下滑至等于或低于GDP的程度。”“这恐意味着经济某种螺旋式下行趋势。”“当前经济增长的债务密集度持续上升,支持1单位的经济增长恐需要更多金融资源来支撑,也意味着想用金融手段来恢复经济变得更加困难。”
至于北京所认为的中国经济发展驱动力中的2700多万家民营企业,在外面临美国的加征关税,在内面临当局明着支持,暗中压制、收购,实体经济发展不断遭到瓶颈的情况下,有多少可以撑下去而且不跑路并不好说。即便高层刚刚给出了“定心丸”,但一些根本问题在体制不改变的情况下是没办法解决的。
还有那些上亿户市场主体、9亿多劳动力资源、超过1.7亿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在高税收、高房价、高收费以及高罚款,低收入、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前提下,在资产被中共通过滥印货币、增发债券、滥发股票以及负利率等手段掠夺走后,又怎么能推动经济的发展?看看当下中国层出不穷的恶性事件,就知道其社会巨大的贫富差距和尖锐的社会矛盾已达到了怎样对立的程度。
有媒体说:“美国贫困人口达到4000万人,贫困率超过15%,而中国的贫困人口只有2%!”但数据显示,美国所谓的贫困人口每人月均6500元人民币,中国贫困人口每人月均275元人民币。按照美国标准,中国至少有60%的贫困人口。
更让中南海心忧的是,如果在月底G20峰会上无法与美国总统川普初步达成双方可以接受的贸易协议,北京将面临极为糟糕的局面,即美国将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而川普政府一直希望北京当局可以解决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产业补贴及开放当地市场等长久以来不公平的贸易问题,如果北京仍以维护共产党的统治以及社会稳定作为要务,不想改弦更张,所谓的“深化改革”也只是表面文章,那么双方的分歧就很难化解。果如是,2019年经济海啸或许会不期而至。
──转自《大纪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