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过年 各地习俗大不同

【新唐人2018年12月22日讯】“冬至”是中国传统的大节庆,一般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古人从易经卦象看冬至为“一阳生”。冬至夜适逢阴阳交替时刻,是阴(夜)气盛极转衰,阳(日)气刚要萌生,是冬尽春来的前兆。因此,古人非常重视冬至这个节日,俗有“冬至大过年”之说。

冬至节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就有了。周朝时,天子就选冬至日举行盛大的郊祀典礼;汉朝时称冬至为“冬节”,官场流行“拜冬”礼俗;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拜神明的节庆活动。

因为冬至适逢阴阳交替之际,注重食疗养生的中国人也利用这个时机调理身体。由于中国种族多元,幅员广大,各族各地也有不同的传统。冬至这天,北方吃的应节食物为馄饨,南方为汤圆。冬至日的前一天,又叫作小至,家家户户捣米作汤圆,以作为冬至日团圆围桌食用。

冬至的清早,一般家庭主妇都会早起用糖水煮“冬至圆”、蒸菜包来祭拜神明祖先,吃了冬至圆,就象征团圆及添岁之意。东北满族旗人在冬至祭天祭祖之后,将祭拜过后的猪肉煮成白肉和亲朋好友分享。

广东人则视“冬至大过年”,所以广东人包括香港人过冬至就像过农历新年一样,一家聚在家里或酒楼,吃鸡、鸭、鹅、海鲜、叉烧肉等食品,过一个丰盛的冬至。

陕西地区则相传,有位共工氏族人的儿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这个疫鬼最怕红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红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祈求平安。在江南水乡也有全家在冬至夜欢聚,一起吃红豆糯米饭的习俗。

河南人则多半会吃饺子,当地民间还流传“吃了冬节的饺子,不冻耳朵”的谚语。(pixabay)

相传吃“捏冻耳朵”和南阳医圣张仲景有关。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时恰逢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坏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给百姓吃。

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故有“捏冻耳朵”的习俗。后来人们称它为“饺子”,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便不冻人。

北方人在冬至这天则不吃汤圆吃馄饨。(pixabay)

北方人在冬至这天则不吃汤圆吃馄饨,据说这有个由来。昔日,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吃“馄饨”来泄恨,并祈求平息战乱及太平日子的到来。因为当时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而在福建省金门县则有个特别的习俗,就是金门人在这一天吃春卷。此习俗源于明朝,有一则乡贤报国的传说。在明代熹宗天启年间,都察院右佥都御使蔡复一总督贵州、云南、湖广军务,兼巡抚贵州,赐尚方宝剑,节制五省。在征剿西南苗乱时,相传蔡复一不愿党附当权太监魏忠贤,遭魏屡屡用计加害。在他平苗时,连下十二道文书并限期回复,蔡复一军务繁重,又在病中,穷于应付,已无暇用餐,其妻便将面粉烘成薄饼,裹以菜蔬,悬在空中,让他叼食,后世遂有吃春卷的习俗,同时又被视为孝敬祖先的美食。

至于上海市民也是把冬至视为祭祖的大日,冬至早上到街上购买食品,中午十一时半开始在家中摆放祖先牌位,用大鱼大肉祭拜祖先,然后下午去扫墓,但晚上尽量不上街,免得碰到小鬼缠身。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