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工程师马万钧 荣获奥斯卡科学技术成就奖

【新唐人2019年02月16日讯】台湾软体工程师马万钧从小是星际大战电影迷、爱打电玩游戏,他靠着“兴趣+经验的正向循环”这条人生方程式,成为第一位获得奥斯卡科学技术成就奖的台湾人。

据中央社报导,众星云集的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24日登场前,表扬幕后功臣的科学技术成就奖9日颁奖。马万钧在父母与妻子的观礼之下,与团队一同上台分享荣耀。

马万钧现职Google软体工程师,受访这天带着记者进入Google南加州办公室。园区前身是一座机场跑道旁的大型停机棚,近几个月内改建成浓浓硅谷风格的开放式工作空间,早午供餐还有一处温馨的咖啡厅。

马万钧一同获奖的团队共3人任职Google虚拟实境部门,其中团队负责人也是他过去指导教授戴贝维克(Paul Debevec)。他与戴贝维克之间,有一段千里马与伯乐缘分。

40岁的马万钧拥有台大资工博士学位,2005年读博士班期间,因参与国科会补助研究生出国“千里马计划”,第一次到国外长住一年,就此开启了一场“想像变成真实、让动画人物代替演员演戏”的奇幻旅程。

回忆10多年前这段往事,他说,当时博士班念到“卡关”,有点“为了研究而研究”感觉,从事电脑图学研究的他,一心想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层面,特别是娱乐产业,但国内环境发挥的空间有限。

于是,抱着“换一个兴趣不如换一个环境”的想法,马万钧决定出国追寻自己在电玩和电影上的兴趣,乘着千里马来到好莱坞所在地的大洛杉矶,加入了南加州大学创新科技中心教授戴贝维克团队。

他们共同研发“脸部捕捉特写技术”影响了10年来好莱坞电影产业,也因此获得奥斯卡科学技术成就奖的肯定。

透过这项技术,真人演员进入布满300多个LED灯的大型球体当中,在名为Light Stage X装置里,能够捕捉真人脸上的细微结构,重建高解析度的脸部几何模型。

于是银幕上一个真人演员的“数位替身”就此诞生,无论是变出长得一模一样双胞胎、让过世的影星重回银幕上演戏,或是幻化成“阿凡达”、“决战猩球”里的虚拟角色,能做到让肉眼分辨不出来的地步。

千里马计划一年之后,马万钧留在南加大团队到2008年,与戴贝维克共同研发的技术,运用在好莱坞电影“阿凡达”、“班杰明的奇幻旅程”、“玩命关头7”等,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曾运用这项技术3D列印头像。

回过头来看,马万钧说这是“兴趣加上经验”的正向循环,他离开南加大团队之后,进入新西兰的电影特效公司威塔数位(Weta Digital)、电玩游戏大厂动视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到如今任职Google,一切都是“上班很好玩”为最高指导原则。

兴趣优先之下,马万钧展开累积经验之旅,在电影特效界建立人际网络,也成了他成长与进步的资源。直到现在成为李安之外,少数获得奥斯卡奖肯定的台湾人。而他的第一步,一方面感谢千里马计划补助,一方面出于跨越舒适圈的勇气。

他拍拍自己胸口说:“买机票要钱,但是勇气不用花钱,它就在这里。”

讲到得奖感言,马万钧说一路以来要感谢3个“伯乐”,分别是台大的指导教授欧阳明、南加大教授兼目前上司戴贝维克及在新西兰威塔数位的上司路易斯(J.P. Lewis)在不同阶段给予支持。

尽管工作之余要照顾5岁幼子,马万钧仍每天找空档欣赏一两部电影,视觉特效对他而言代表的意义是:“就是梦想的呈现,把现实没办法做到的效果用电脑绘制出来。”

而奥斯卡奖是对团队过去的肯定,下一步他与Google团队努力方向是要把银幕上的魔法转移到手机萤幕上。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叶萍)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