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出于青”的幽默才子纪晓岚

文/宗家秀

纪晓岚随驾东巡泰山,乾隆以《论语》里的“仰之弥高”之句,集成上联: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弥上也。纪晓岚脱口对出下联:“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某日,乾隆翻阅《论语》沉吟:“‘色难’这二字恐最难属对了。”纪晓岚说:“容易。”半晌,上曰:“怎么不出下联?”纪晓岚答:“臣适才已答对。”乾隆细想,的确对得巧妙。

少有异能的神童

纪昀,字晓岚,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雍正二年六月,出生在河间府献县崔尔庄对云楼。他出生即伴异象。朱珪在《纪晓岚墓志铭》中记载,纪晓岚出生时,“天雨则汪洋成巨浸,水中夜夜有光怪。”纪晓岚出生后,“光遂隐”。纪晓岚的祖父纪天申也梦见有光团潜入对云楼中,人们纷纷传说,纪晓岚是灵物转生的。

纪晓岚叙述过自己小时即有特异功能:“四五岁的时候,夜间能看到物体,和白天看得一样清楚。七八岁以后看得不如以前清楚了,十来岁就基本看不见了,有时半夜醒来,偶尔能见。十六七岁至今,一两年能看到一次,像电光石火,弹指即过。这大概就是物欲日重、神明日减吧。”

从小纪晓岚就非常聪明,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博闻强识。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四岁时就让他在京城学习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方志杂说,跟随董邦达学画。十岁时纪晓岚回乡参加童子试。

主考官出联:“十岁顽童,岂有登科大志?”纪晓岚回应:“三年经历,料无报国雄心?”考官看了看门上的门神图,再出一联:“门上将军,两脚未曾着地。”纪晓岚应:“朝中宰相,一手可以托天。”主考官赞叹这孩子才思敏捷。


宋 苏汉臣《长春百子图》局部,童子蹴鞠。(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民间地方志里还有纪晓岚索球的故事。纪晓岚和玩伴们不慎把球踢进了太守的官轿里了,众孩不知如何是好,纪晓岚上前拦住轿子要球,太守见此孩胆大率真,就说:“我出一联,你对出来,就把球还你,对不出,球归我。”

纪晓岚点头。太守说:“童子六七人,唯汝狡”。纪晓岚不假思索地说:“太守二千石,独公……”最后一个字迟迟不说。太守不解:“末一字对不出?”纪晓岚说:“您若将球还我,就是‘廉’字;若不还,便是‘贪’了。”太守被逗乐了,觉得眼前的小孩机智聪慧,把球还他了。

纪晓岚二十四岁时,顺天乡试中得第一名解元,卷文文采超群,看得出作者才华逼人,主考官刘墉的父亲刘统勋看后拍案叫绝。乾隆十九年三月纪晓岚中进士,会试第22名,殿试二甲第四名。

殿试后还未发榜,纪晓岚偶遇一测字的,书一“黑”字,测字先生说:“黑子拆开,为二甲,下面四点,二甲第四乎?然必入翰林,四点庶字脚,士,吉字头。是庶吉士矣。”

有急才 举首成诗

乾隆帝一生酷爱诗赋,曾自诩:“平生结习最于诗。”纪晓岚入翰林院后,官职虽小,但因其捷才,文名越来越大,自然也引起了乾隆帝的注意。

一次,乾隆帝召纪晓岚入宫,殿外恰好有白鹤飞过,乾隆命纪晓岚以鹤为题吟诗。纪晓岚低头说:“遵旨。”抬首间诗句就出口了:“万里长空一鹤飞,朱砂为顶雪为衣。”乾隆截住话头,说:“那不是白鹤,而是一只黑鹤。”

白鹤正远去,变成了一个小黑点,乾隆是加大出题的难度。纪晓岚不慌不忙地接应道:“只因觅食归来晚,误入羲之蓄墨池。”乾隆赞纪晓岚有急才。

纪晓岚随驾东巡泰山,乾隆用《论语》里的“仰之弥高”之句,欣然集成一副上联:“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弥上也。”纪晓岚脱口对出下联:“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某日,乾隆翻阅《论语》沉吟:“‘色难’这二字恐最难属对了。”纪晓岚说:“容易。”半晌,上曰:“怎么不出下联?”纪晓岚答:“臣适才已答对。”乾隆细想,的确对得巧妙。

“蓝出于青”

纪晓岚一生勤勉,他学贯古今、治学严谨,虽然名声很大,为人却很谦和。

乾隆二十一年,纪晓岚扈从乾隆路过古北口,偶见剥落的悬壁上有两句诗:“一水涨喧人语外,万山青到码头前。”纪晓岚叹为奇景。后得知此是顺天乡试科考考生朱子颖所作,当时纪晓岚为考官。

次年,纪晓岚上任福州学政,赋诗严江:“山色空濛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斜阳流水推蓬望,处处随人欲上船。”纪晓岚曾就此诗对朱子颖说:“这首诗是从你的那两句脱胎出来的,人言青出于蓝,今日,吾蓝出于青。”

纪晓岚的学问,清代大家洪亮吉评:“当代无人可并论。”江藩在《国朝汉学师承记》中论纪晓岚:“于书无所不通。”

但纪晓岚虚怀若谷。六十九岁时,纪晓岚为他的从侄虞惇着的《逊斋易述》作序,其中有这么几句:“余年近七十。一生鹿鹿典籍间,而徒以杂博窃名誉,曾未能覃研经训,勒一编以传于世,其愧懋园(虞惇父亲)父子何如耶?”

敢呼乾隆帝为“老头子”

纪晓岚以幽默闻名,民间传说和野史中记载了很多关于他的趣闻。

纪晓岚体态肥胖,特别怕热。一个炎热的夏日,纪晓岚在南书房里和几位同僚光着膀子说笑。突然间,皇上来了,众人眼疾手快,赶紧穿了官服跟皇上行礼,纪晓岚是近视眼,动作慢了点,来不及穿衣服,就一咕噜钻到御座底下了。

眼前的情景,乾隆看得很清楚,他也想作弄纪晓岚一下,就故意坐在御座上不说话。一个时辰过去了,御座底下的纪晓岚热得不行,他探出脑袋问众人:“老头子走了吗?”

乾隆听纪晓岚叫他“老头子”,不觉莞尔。继而正色训斥纪晓岚说:“纪昀无礼,怎么能说出这种轻薄的话来?”纪晓岚说明自己未穿上衣,乾隆命内监帮他穿上,接着追问“老头子”的意思。

穿好衣服的纪晓岚从容答道:“回禀皇上。万寿无疆之为老,万民叩首为之头,父天母地之为子。”乾隆再次被他逗笑了,众人也惊叹纪晓岚的才思敏捷与幽默。

流放新疆叹事皆前定

纪晓岚为官五十多年,先后任编修、侍读、兵部右侍郎、左都御史、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并多次任乡试会试主考官。他为人正直、一生清廉,“不以声色货利相矜”,关心百姓疾苦,逢灾异年,他屡屡奏请皇上赈灾、免税。

乾隆三十三年,朝廷查扬州两淮盐运使司亏空盐税案,纪晓岚当时担任皇帝身边的侍读,亲家卢见曾(卢孙子为纪晓岚的女婿)涉案,纪晓岚左右为难,这边是亲家性命,那边是国法。

最后纪晓岚想了个办法,他在一个空信封里装了一点盐和茶叶,封好差人送给卢见曾,只字未写、词组未说。卢见曾琢磨出来了:“盐案亏空查封。”后乾隆得知纪晓岚泄露消息给亲家,大怒,以泄密罪将纪晓岚发配至新疆。

流放新疆一事,纪晓岚感叹道:“事皆前定,岂不信然。”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他记载:“戊子春,余为人题《蕃骑射猎图》曰:‘白草粘天野兽肥,弯弧爱尔马如飞。何当快饮黄羊血,一上天山雪打围’。是年八月,竟从军于西域。”

董文恪曾为纪晓岚作过一幅《秋林觅句图》,纪晓岚在乌鲁木齐城西的密林中见到伍公弥泰将军建立的一个题为“秀野”的亭子,感觉就是走入了《秋林觅句图》中一般。两年多后,纪晓岚回京,自提一首诗:“谁知早作西行谶,老木寒云秀野亭。”

总纂《四库全书》成一代宗师

修纂《四库全书》是清朝的一件文化盛事。编纂者不仅学要学富五车,还要年富力强、博闻强识,须遍览历代典籍,知其派别渊源、勘其谬误甄别真伪、提纲溯源,无所不通。上哪找这样的人呢?

乾隆将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刘统勋召入宫,问起《四库全书》总纂官的人选。刘统勋是纪晓岚好友刘墉的父亲,也是纪晓岚的老师,当年查处纪晓岚泄密一事就是他主办的。刘统勋深知只有纪晓岚能担当此任,便对皇上说:“有一人可胜任,但尚不在朝中。”

乾隆迫不及待地追问,刘统勋答道:“纪晓岚可担当重任,只是获罪远放,望圣上垂怜。”乾隆问:“爱卿是为纪昀说情?”刘统勋答道:“非也,千秋伟业,岂敢徇私。臣知‘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唯才是举。尚望圣上明鉴。”

乾隆三十六年,纪晓岚奉诏回京。乾隆三十八年,他开始担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一职。《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几乎囊括了乾隆以前的文化典籍渊薮。着录书籍3461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总计10254种、172860卷。纪晓岚二十多年如一日,亲自删定《四库全书总目》,勤勉不怠,终成伟业。

劝诫世人着《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晓岚晚年的著作,创作时间大概是乾隆五十四年到嘉庆三年,前后约十年左右。共5章24卷1100多则,约40万字。

纪晓岚交代其创作初衷是:“大旨要归于醇正,欲使人知所劝诫。”他曾对此书的概念做过一个界定,认为应起到“寓劝戒,广见闻,资考证”的功用,他认为《聊斋志异》夸张渲染、想像的成分太多,而不是忠实的记录。

所以纪晓岚认为笔记体文本,应强调真实性,“引经据古,博辨宏通”,其作品“简谈数言,自然妙远”, 里面有很多鬼神志怪、民间野史、官场轶闻的故事,达到了劝善惩恶、醇正世风的目的。◇

参考资料:
《阅微草堂笔记》
《清史稿》
《清高宗实录》
《清朝野史大观》
《清稗类钞》
《楹联丛话》
东郭先生:《纪晓岚传奇》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信燕)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