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洛:三峡有溃坝风险 破坏力将远超当年板桥水库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05月13日讯】近年来,有关三峡大坝存在危险的消息不绝于耳。研究数据显示,三峡大坝泄洪的破坏力为自然洪水的25倍。

5月11日,陆媒称,三峡水库为迎接汛期,腾出超过七成的防洪库容,水位消落至155米,较去年同期提前了8天,距高程145米的防洪限制水位仅剩10米。

报导还称,距离6月10日长江三峡主汛期的到来,不足一月。三峡水库正在加速消落水位,为今夏防洪腾库容。截至目前,累计释放防洪库容约165亿立方米,超过总防洪库容的70%。

王维洛博士接受《希望之声》专访时表示,三峡大坝没有防洪的作用,最新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三峡大坝泄洪的破坏力为自然洪水的25倍。

他引述大陆专家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的程海云、陈力和许银山所写的一篇论文“断波及其在上荆江河段传播特性研究”所提出的结论:三峡水库投入运行后,其下游荆江河段洪水传播特性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大坝下游上荆江河段(宜昌至石首)洪水总传播时间由天然洪水的30小时左右最短缩为6小时,速度是天然洪水的5倍,下泄洪水的破坏力就是天然洪水的25倍。

王维洛说,“三峡工程”无论是增大流量,还是减少流量到5千立方米每秒的水平,它都会改变河水的流动本质,形成一种立浪的传播,有点像海啸!再往前走,速度是原来的5倍!速度和动能是2次方的关系,破坏力就是25倍。

很短的时间内增加了下游洪水的压力,就说明原来的“三峡工程”防洪规划的所有数据都是错的。洪水的破坏力由洪水的动能决定。这是以前洪水溃坝时被证实的。

最研究数据显示,三峡大坝泄洪的破坏力为自然洪水的25倍。(STR/AFP/GettyImages)

三峡溃坝 半个中国将生灵涂炭

有学者去年7月曾利用卫星图像比对方式称,三峡大坝疑似发生变形,有可能溃坝。并警告,三峡大坝一旦溃坝,半个中国将生灵涂炭。

2020年3月23日,一段视频称,三峡大坝上游大面积山体滑坡。这种位移的情况,极可能造成三峡溃坝,武汉首当其冲要遭殃,然后南京、上海也不能幸免。

王维洛博士说,中国发生溃坝洪水是在1975年,当时河南驻马店板桥水库溃坝,洪水淹没了30多个县市、1,780万亩农田,造成24万人死亡。

板桥水库最大溃坝洪水流量每秒17500立方米,三峡工程下泄水量,由每秒20000立方米时,增加至每秒45000立方米时则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板桥水库溃坝洪水的最大流速达每秒30余米,可以将火车油罐车冲出几十公里。

而三峡工程下泄洪水流速达每秒60余米,破坏力远远大于板桥溃坝洪水。

王维洛说,更糟糕的是,长江的治理采取的是已经过时的100年前德国治理河流的旧方法,在上游搞道渠化和裁弯取直,致使洪水流速更加快速。

而当时德国就是把河道水泥化了,渠道化了,河流本来是走S型的,走曲的,那么德国把河道拉直了。中共政府很乐意这样做,因为如果把河道拉直,会有很多土地拿来种粮食和发展城镇建设。

但是中共没有看到后果,这个洪水的压力愈来愈大,加上了冲击力,长江两岸的江堤,无法承受下泄洪水如此大的破坏力,致使大坝下游地区的防洪形势更加险峻。

三峡工程泄洪流速每秒达60余公里,破坏力远远大于板桥溃坝洪水。(STR/AFP/GettyImages)

三峡工程没有防洪作用

王维洛表示,其实三峡工程对防洪没有一点作用,二十年一遇的洪水三峡工程都防不了,不要说百年一遇的洪水,因为三峡水库的库容计算错了,为祸巨大。

自三峡工程开工以来,就不断爆出质量问题。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前,中共国务院验收组在大坝表面发现了80多条裂缝。 2008年到2012年,三峡工程库区共发生新生地质灾害险情401起。

而在长江中下游连年出现反常气候:地震、大旱、高温、水灾、鄱阳湖几近干涸等灾难接踵而至。数百万的三峡库区民众也成了真正的“三低”和“三无”群体。由此而产生的每年信访的次数高达8万多件次,连年持续不减。

王维洛去年对大纪元说,三峡工程从2003年开始试运行至今都没有验收过,没有人敢担保它的质量。如果三峡大坝发生溃坝,下面宜昌市居住的70万人命就没了。

他说,其实三峡大坝早点拆了早点好,他说,拆也很容易,就是把闸门全部打开,让水自己进多少出多少。但中共不愿这样做,如果现在废掉,它前面的功绩就没了。

香港风水师权朗预言,长江三峡大坝将在一场大地震中决堤、倒塌。(视频截图)

风水师预言:三峡大坝今夏决堤

香港风水师权朗日前在其YouTube频道中作出一段惊人的预测,称长江三峡大坝将在一场大地震中决堤、倒塌。

她说,黄历5月至6月,中国西南部将有严重的大地震,强度达8.3级或者更高。地震将直接危及到长江三峡大坝,并且会令大坝决堤、倒塌,造成严重的水灾,而且这个水灾将对中国造成大面积的影响。

她称,很多地方都会有严重的水灾,而且受影响的人特别多,将有一部分人在水灾中失去性命。

(记者李芸报导/责任编辑:李泉)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