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张清末民国老照片 曾藏身在一个美国家庭的阁楼里(下)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05月28日讯】一位毕业于常青藤名校的美国人,第一次来中国时就被东方这个神秘而古老的国度吸引住了,他之后二十多年间三次前往中国,拍摄了5000幅左右的黑白照片,为中国清末、民国时期留下了珍贵的影像档案和历史记忆。

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ey D. Gamble,1890-1968)出生在美国的俄亥俄州,其祖父詹姆斯·甘博(James Gamble,1803-1891)是宝洁公司的创始人之一。1908年,少年甘博与父母旅行时第一次来到杭州旅行,就喜欢上了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度,随后他又分别在1917—1919年、1924年—1927年以及1931年—1932年寻访中国。他用镜头记录了中国各地社会风俗、不同阶层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甘博与他拍摄的照片。(公有领域)

1984年,甘博去世十五年以后,他的女儿凯瑟琳·科伦夫人,机缘巧合在家里的阁楼里发现了这些保存完整的照片。被重新发现的甘博的这些照片只有底片,存放在漂亮的紫檀木箱子里。底片是那种高度易燃的硝酸胶片。科伦夫人雇佣了一名专业的档案管理员将这些底片从箱子里取出,装进专门的档案袋里,并将甘博手写的有关每幅照片的信息,打印整齐贴在每个档案袋上。1989年,这些相片首次在北美19个城市及中国13个城市巡回展出。目前杜克大学图书馆永久保存着这些相片的底片,并对公众开放。

甘博曾以自愿者的身份,先后任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和中国平民教育运动的社会调查干事,并就职燕京大学基金会。 甘博在1921年出版的《北京的社会调查》和1926出版的《二十五年来北京之物价工资及生活程度》等,最早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对北京社会生活各方面进行了梳理,至今仍然是研究那个时期北京社会的重要参考资料。

天津一户人家的婚礼,摄于1917-1919之间。(甘博摄影)
北京一户人家正在结婚,摄于1917年-1919年之间。(甘博摄影)
北京街头,一群背着乐器的人,摄于1917年-1919年之间。(甘博摄影)
北京幼稚园里的孩子,摄于1917年-1919年之间。(甘博摄影)
北京街头的旗人母子,摄于1917-1919之间。(甘博摄影)
北京葬礼上的纸扎仆人,摄于1917-1919之间。(甘博摄影)
北京一个葬礼上的纸扎马车,摄于1917-1919之间。(甘博摄影)
北京一个葬礼上的扎纸,摄于1917-1919之间。(甘博摄影)
北京一个葬礼上的扎纸,摄于1917-1919之间。(甘博摄影)
安徽省安庆迎江寺内的镇风塔,摄于1917年-1919年之间。(甘博摄影)
四川新都县寺庙内的一位主持和尚,摄于1917年-1919年之间。(甘博摄影)
四川省成都寺庙和尚打坐的大厅(甘博摄影)
北京雍和宫的喇嘛在仪式上跳舞,摄于1917-1919之间。(甘博摄影)
北京的一个喇嘛,摄于1917年-1919年之间。(甘博摄影)
四川一户藏族人家庭,摄于1917年。(甘博摄影)
河北保定育婴堂收养的弃儿,摄于1919年。(甘博摄影)
杭州的私塾,摄于1917年-1919年之间。(甘博摄影)
四川理县杂谷吞高益斋(藏族)与妻儿,摄于1917年。(甘博摄影)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永济桥(甘博摄影)
四川带遮阳棚的独轮车,摄于1917年。(甘博摄影)
船在峡谷中逆流而上(甘博摄影)
北京街头的一位老年乞丐,怀中还抱着一个孩子,摄于1917-1919之间。(甘博摄影)
雨后的北京,胡同里很泥泞,摄于1917年-1919年之间。(甘博摄影)
杭州装大碗茶的茶壶,摄于1919年。(甘博摄影)
在澳门的尼泊尔人,摄于1917-1919之间。(甘博摄影)
重庆铜梁县城隍盛会中的龙头(甘博摄影)
中国农村的一个生猪买卖集市,摄于1917年-1919年之间。(甘博摄影)
北京观火台,摄于1917-1919之间。(甘博摄影)
江苏省南京的一位渔夫和渔船(甘博摄影)
江西省的一个码头(甘博摄影)
中国安徽省的帆船(甘博摄影)

相关文章:
5000张清末民国老照片 曾藏身在一个美国家庭的阁楼里(上)

(转自《希望之声》/责任编辑:王彦)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