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言真语】叶巧琦:立国安法破坏香港健全法制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06月14日讯】时值香港“反送中”抗争活动届满一周年,中共急推“港版国安法”,不仅使香港民众日益忧虑香港前途,更致英国、美国等国家制裁中共。香港大律师公会副主席、资深大律师叶巧琦,在接受大纪元《珍言真语》主持人梁珍采访时表示,立法必须公开透明,以维护750万港人的权利,且不得违背香港自行立法原则;港人要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她鼓励香港人,不要灰心气馁,保持香港人坚持的精神,保持沟通的渠道,明确港人的诉求。

去年2月13日香港政府宣布修订《逃犯条例》,从这一天起,香港民众开始了一次次波澜壮阔的请愿、游行、抗争,尽管面对港府无理性的残暴打压,香港人坚持法治精神的信念益发坚定,震撼世界。叶巧琦认为,相比之下,2003年50万人港人走出来反对《基本法》23条立法时的所有抵制活动,可以说只是一个序曲。如今中共强推港版国安法,她说,“由全国人大绕过香港立法会提出国家安全法的时候,一国两制,特别是在法治制度方面,香港就真的面临很大的冲击和冲突。”

她指出,早在2019年3月4日香港大律师公会就公开声明反对修法,认为修法必须在《基本法》的基础之上。所谓的《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性文件,它以法律的形式,订明“一国两制”,“高度自治”和“港人治港”等重要理念。

针对一国两制,叶巧琦进一步表示,香港一直是法治社会,法治精神对香港来说是很重要的,而在中国大陆是法律要配合政治。如果这个国安法不尊重《基本法》的宪法精神,抹煞港人自治的法治精神,这样对香港人来说,冲击太大。

此次国安法立法引起了巨大争议,叶巧琦指出其法理基础并不稳固。她强调,民主社会的法治立法是遵循一个公开、透明的程序。香港自行立法会经过咨询的程序,尤其是事关750万香港人的公民权利,香港人需要知道这个条例是什么内容,知道自已的行为会不会构成犯罪。她说,“法治精神中最基础、最根本的东西是:我们信任的是一个健全的法治制度,而不需要去相信哪个人突然跳出来跟我说不需要担心,(法例)只是针对一小撮人而已。凭一个人的保障或者某一群人的保障的话,这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我们也很难了解这‘一小撮人’到底指的是哪些人。”

从小在法治制度下长大,过往30年的法律实务经验更令叶巧琦坚信法治精神的宝贵。香港人以往一直坚持的精神也鼓舞叶巧琦坚守香港的法治。“觉得香港人值得为自己的坚持骄傲,并鼓励所有香港民众,不要灰心,要继续往前走,坚持。”

以下是访谈内容整理。

港版国安法违背香港自行立法原则

记者:6月9日,是香港反送中抗争一周年。你觉得这段期间,对香港法治有什么冲击?

叶巧琦:其实我想,回归以来我的印象中,初期似乎很顺利,但是开始有些重要的案件,开始引起一些社会广泛的讨论,譬如好像在2003年的时候,已经在讨论为国家安全立法,那时开始了之后,在(一国)两制方面,已经有些磨合的问题,直到现在的情况,越来越严重。5月底6月初开始谈论这个国家安全条例立法的时候,真的是(一国)两制,特别是在法治制度方面,似乎面临很大的冲击和冲突。

记者:这个港版国安法,(政府)说要7月1日之前就要加快立法,但是条例的内容都不清楚,其实坊间都很多疑惑。站在法律层面上,你觉得立这条法例是怎么样的?

叶巧琦:大律师公会其实已经给出了一个很清晰的,很清楚的声明。我们想说的就是立法的基础。因为我们所说的是很重要的一条法例,必须用很清晰的基础,而我们的声明里面也提及了我们质疑是不是应该用《基本法》第18条来进行这个立法。我们的立场其实是,有23条是清楚写明,现在即将要立法的一些事情、一些事项,譬如是颠覆国家、颠覆政权,这样的范畴,恰好就是在23条里面自行立法的范围里面。有23条一个这么清晰的指明,在2003年的时候,即是尝试按照23条一模一样的一些范围进行这个立法的,为什么现在会用第18条呢?如果用第18条,一个这么普遍性的条文去做,究竟是不是绕过了第23条,自行立法的这一个原则呢?其实我们已经提出了一个很大的质询和疑问。因为自行立法是由香港本地的立法程序去做,会有广泛的咨询,会有一个很严谨的立法程序去需要遵守。

记者:现在前终审法院法官李国能说,因为第23条是临时的,所以国家要用这条法例去立法,都是可以理解的,你是怎样认为呢?是不是因为搞不定23条,所以就搞这个港版国安法?

叶巧琦:李国能前首席大法官,他的文章,其它所有的部分,我们都是完全赞成的,即是这个条例里面,有什么基本的要求,我们是完全赞成的。但是至于他所说的,就是说23条不能成功立法,亦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只能重申我们的立场,我们依然要坚持那个法理基础是并不稳固的,18条其实就是绕过了这个23条去实行的。

港人相信健全法治制度 要法治不要人治

记者:整个立法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条文,细节也没有。但是坊间(大家)也有很多人去解释,说只是保留法官,但是陪审团不可以参加,加了很多内容进去。整个法例就这样推出去,除了没有法理基础外,还有什么不符合香港的法治精神?

叶巧琦:其实这个也是令坊间或大部分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疑问,这么大的忧虑的一个原因。我们是在香港这个法治制度下长大的,立法是一个公开、透明度很高的一个程序,自行立法会有一个咨询的情况。

曾几何时,一个这么重要的法例,涉及到750万香港人每一个人自身的权利,包括他们的公民权利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完全没有透明度呢?或者是突然有一个人跳出来说告诉我们不需要担心,不需要忧虑,(法例)并不是针对你们啊。另外又有人说,(法例)只是针对一小撮人而已。

我们从来就没有一个立法的程序是没有透明度的。如果是有广泛的咨询,知道这个条例是要加一些什么元素,有一些什么的(行为)会构成某一个罪行,那么(大家)就不会有这些疑虑。更何况,我们是不需要任何人来给予我们一些口头上的承诺什么事情需要担心,哪一类人需要担心,因为我们信任的是一个健全的法治制度,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法治精神中最基础、最基本的东西。我们只是信任一个健全的法治制度。我们不相信哪个人对我们有什么保障,凭一个人的保障或者某一群人的保障的话,这是人治而不是法治。

记者:我们看到这一次的立法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甚至受到了国际上的制裁。在香港有很多团体需要表态,不知道他们是出于真心还是被迫的?不知道大律师公会在这方面有没有受到压力要求你们去支持这个港版国安法?

叶巧琦:这倒没有,以我所知道的我们(暂时)没有受到这种压力。

记者:你是否会担心,如果这个港版国安法通过以后,你们想在香港发表一些维护法制的言论会受到影响呢?

叶巧琦:我们是会有这方面的担心的,但是还要看看那个条文怎么写,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循环性的问题。如果没有咨询,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条例是什么样,大家必定会有担心的。如果要令大家都没有这方面的疑虑,我觉得如果真的是要立法,都一定需要有一个详细的咨询程序。

大陆法律配合政治 香港《基本法》遵守法治

记者:现在香港已经回归23年了,你也经过了不少法律的事件,你觉得这一次的港版国安法对法制的冲击,以你23年来(所经历的)来说,这个冲击的程度去到什么地步了?

叶巧琦:非常大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原因就是,在《基本法》里面是有它的设计的,哪些是属于自治范围,我在不同场合都讲过同一句说话,其实就是,一国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最特别的是两制,两制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那个法治,那个制度,是不同的,大家都知道是完全不同的。因为香港是用普通法,国内是用成文法。还有,国内有国内的历史原因,有历史背景,我不作这个历史评论,香港是一个Rule of law,即是法治精神很重要。但是在国内法律是要配合政治,这个大家都知道的。

其实两制的重要的原因就是,香港是在《基本法》保证,是会用自己Rule of law这样的制度的。所以,哪些是规范了必须是自己自行立法的一些情况,我觉得是应该要遵守的。国家都要遵守这一个法律,国家都要有法治的精神,要尊重《基本法》,它对国内其实都是有规范性,都是需要去遵守的。所以,我觉得要尊重这个宪法的精神与原则,其实是相当重要。如果现在把一个明文规定,是自己自治范围以内,自行立法的规范以内,而将它几乎抹杀的话,可想而知,对那个《基本法》的尊重、《基本法》那个原则性,以及法治精神,是会有大的冲击。

记者:你之前访问说担心这个(国安)法通过之后,像你先生、一些人权律师,或者你儿子,都是做这些法律的工作,都会受到影响。这个是个人感受,还是你们业界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他们怎样去面对这一切,是不是已经有些人准备离开,还是准备在这里继续抗争呢?

叶巧琦:这个比较个人的层面,我讲的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感受,我只可以讲我周边的人,其实已经准备离开的,是占大多数。可想而知,因为,其实大家从小到大,法治精神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个健全的法治制度,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英文说We grow up with,即是我们是跟它一起长大的。但是,如果现在是会这么明显地,国安条例绕过一个已经是在宪法里面保障的一个条例的话,我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会觉得,这个地方还是不是我们熟悉的地方。

记者:那个法治精神从小深植,你加入这个行业的初心是什么呢?

叶巧琦:说真的,其实我最初加入这个行业,是当时一些比较小孩子的想法,因为我是受一本书影响,是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的那本书影响,这个是真的,是事实。但是,我自己加入到这个行业,我的训练,以及我的成长,过往那三十年的practice(实践),令我坚信法治精神的宝贵。

港人值得骄傲 为自己坚持及发声

记者:那现在这一刻会不会觉得香港法治自由、新闻自由,都受到很大的冲击?你觉得这场仗香港会不会再次像反送中条例,或者反23条一样战胜这场仗?

叶巧琦:我想这样呢,做任何事都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有起有落、有沮丧、有担心、有失望,我都说我身边的人,特别是一些真是比较junior(初级),即是经验没有那么多的一些大律师、律师或者其他的朋友,都很灰心的,我可以这样说。这是事实,都很灰。但是我都有跟他们说不同的行业,我们法律这一行,或是金融,你可能是新闻,特别是这一段时期有很多记者朋友,你们个个都很卖力,做事很专业,我真是大开眼界,特别是年轻的一辈这样的。我们尽力去做,不要放弃,因为这个始终都是我们自己的地方,我们可以做的事其实不多,但我可以发声,我可以说,我可以讲这个法理,讲这个基础,讲这个法治的基础;你可能在你新闻媒体那个范畴去做,可能每人做的只是很少,我说的事有100样,可能有99样都没有人听的,但是有1样听了,我都算做了一些事;同样你们那个范畴都是,就算是怎样灰心,我觉得都是要尽力去做。

记者:6月9日是一个纪念日,回望那个日子,你觉得最难忘的是什么事?

叶巧琦:去年6月9日就是100万人(上街请愿),12日金钟开枪,16日是200万人。我依然觉得香港人是很值得骄傲的,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他们很为自己需要的事而发声,这个就是我觉得是不要沮丧,那条条例一天不立,我们一天还要告诉人大常委听,其实条例里面应该是要怎样的。因为我觉得你怎样都要沟通那个渠道,你要告诉他应该是有一些什么的元素,例如就好像李国能大法官这样说,我们也会告诉他,重要的就是好像香港人以往一直坚持的精神,我觉得坚持很重要。

(转自香港大纪元/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