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谜】远古科技:20亿年前核反应堆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4月10日讯】大家好,我是扶摇

今天我们来给大家介绍个非常稀罕的物件,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全世界仅此一例。而且它的奇特的运行方式以及核废料处理方式,令当代科学家都啧啧称奇。

故事得从非洲小国加蓬共和国(Gabon)说起。加蓬位于非洲中西部,早期为法国殖民地,国土面积只有27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200万。国家虽小,矿产却很丰富,有石油、镁矿、铁矿、黄金矿、铀矿等等。加蓬人靠出口这些矿产,比邻国过得富裕。

1968年法国发现奥克洛(Oklo)地区的铀矿比较丰富,于是进行挖掘开采。1972年,法国皮埃拉特的一家核燃料厂进口了奥克洛铀矿石。

一个奇怪的现象就在这时被发现了。

工作人员鲍齐奎斯在对矿石的提炼产品,六氟化铀进行常规分析时,发现其中铀-235同位素的含量只有0.717%,而不是应有的0.720%自然含量。接着又测到好几批来自该矿区的铀原​​料都有这种偏低的结果。这种异常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要知道在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地方,甚至在月球上或陨石中,铀-235同位素的自然含量始终都是0.720%。

虽然是微⼩的差异,但是意义却是重大的。它足以令科学家怀疑,奥克洛铀矿石可能并非自然产品。

难道这些矿石已经过人工处理了?带着疑惑,科学家们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虽然奥克洛铀矿是个含铀量很高的高品位矿,但铀-235同位素含量在整个矿区平均值仅为0.62%,最低值只有0.296%。这可是相当反常的。

科学家们迅速开展研究,很快就发现了原因所在——核裂变。为什么呢?因为较重的原⼦核⼀分为二时会产生新的轻元素,而这些铀矿石中轻元素的含量极⾼,除了曾经发生过核裂变之外,没有别的解释。也就是说,这些铀矿石都已经被当作核反应原料利用过了。

这个解释,把科学家们自己都吓了一跳。众所周知,居里夫人发现铀不过才一百多年的历史,世界上第一座核能发电厂1956年才于英国诞生。奥克洛铀矿深埋地下,年代久远,显然不会是现代核工业的废弃物,那会是什么呢?

勘察结果通报到了法国科学院后,引起了世界各地物理学家的浓厚兴趣,专家们纷至沓来,对奥克洛铀矿进行了各种研究。

1975年6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加蓬首都利伯维尔市组织了专门的学术讨论会。物理学家们⿑聚⼀堂分享他们对“奥克洛现象”的研究,最后一致断定,距今约20亿年前在奥克洛矿区曾有16座核反应堆断断续续地运行了约50万年,平均输出功率⼤致为100千⽡,约能供应几⼗个烤面包机运作。

这着实令⼈吃惊。如果这些核反应堆是自然形成的,那麽它们为什么没有在核裂变连锁反应开始后爆炸⽽自毁?是什么机制使它们能够⾃我调节稳定不断地运作了几十万年?而放射性核废料又是怎样被安全处理的呢?

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40多年来,科学家做了很多的研究,然而随着谜题的解开,人们却越来越倾向于相信,奥克洛核反应堆很可能并非自然形成。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科学家们所揭示出来的,奥克洛核反应堆三大奇特之处。

超常的铀含量

铀-235必须足够丰富达到临界质量才能导致核裂变的连锁反应。今天,即使是储量最大、浓度最高的铀矿矿脉也无法成为一座核反应堆,因为铀-235的浓度过低,甚至连1%都不到。而根据推算,20亿年前奥克洛铀矿脉形成的时候,铀-235所占的比例接近4%,与现在大多数核电站中使用的,人工提纯的浓缩铀燃料的浓度大致相当。这也就是说,奥克洛铀矿很可能也是人工提纯的。

神奇的“间歇泉”模式 50万年不变

这里,我们先来普及一下核知识:核裂变是从一个偶然闯入的中子开始的。它会诱使一个铀-235原子核发生分裂,裂变产生更多的中子,然后又会引发其他原子核继续分裂,如此进行下去,形成连锁反应。

而要使一个铀-235核反应堆稳定运作,必须有中子“慢化剂”(moderator)来催化核裂变,还得有“中子毒物”(Neutron poison)来控制核反应速度。二者缺一不可。

铀-235 只有在慢中子的撞击下才会裂变产生能量,而中子刚从铀原子中分裂出来的时候速度很快,所以必须存在某种中子“慢化剂”,减慢铀原子核裂变时释放的中子速度,这样才能使核反应继续下去。一般的核电厂中使用的是轻水或者重水做慢化剂。

同时为了让核反应堆能稳定运作不至于发生核爆炸,核反应堆会使用“中子毒物”,通过吸收多余的自由中子,来控制核连锁反应的速度。这种吸收中子的物质通常置于反应堆的控制棒中。

而奥克洛核反应堆则巧妙地采用了间歇泉模式。俄国科学家艾力克斯·梅席克教授(Alex P. Meshik)的研究表明,奥克洛反应堆是间歇使用的,运作30分钟,然后⼜关闭⾄少两个⼩时30分钟,然后再启动。它使用地下水做中子慢化剂,使铀-235裂变时产生的快中子慢化,从而使炼式核反应持续进行。而核反应释放出的热量又加热了地下水,使其沸腾汽化,然后在⼀次壮观的喷发中,排出所有沸腾的地下⽔,于是没有了中子慢化剂,炼式反应也就停止了。

然后⽔慢慢回到反应区,中⼦受到适当的缓冲,核分裂再度展开,反应堆又开始工作。如此反复进行,水的不断流入和沸腾汽化,起到了现代反应堆控制棒的作用, 使得反应堆稳定运作几⼗万年,没有出现过任何熔毁或爆炸事件。

然而间歇泉在自然界中是非常罕见的,因为生成条件非常苛刻。除了要有地热源和地下水之外,还必须有特殊的水文地质结构。地面要有裂隙系统向下直通到地热处,而且必须要有一种特殊的物质硅华(SiO2),从岩石中溶解并沉积在间歇泉管道系统的内壁上,使之不漏气,地底产生的压力才能够一直被带到顶部而不泄漏,从而让水喷发。

而因为地下水的水量和水温易受周围环境影响,能稳定保持定时喷发的间歇泉几乎没有。目前也只有美国黄石公园的老忠实比较守时。但老忠实也不稳定,1939年时平均间隔时间为66.5分钟,现在已经逐渐升至90分钟。照此下去,千年以后,我们大概也就看不到老忠实了。而奥克洛的间歇泉系统却稳定运作了50万年,定时喷发,不随外界因素变化而改变。这背后如果没有一个智能的控制系统在随时调整平衡,很难想像是怎样做到的。

巧妙的核废料处理方式

大家都知道,核废料处理在现代核工业中是件非常令人头痛麻烦的事情。

奥克洛核反应堆有几公里,如此巨大的一个核反应堆,对周围环境的热干扰却局限在反应区周围40米之内。更让人吃惊的是,核反应所产生的废物,并没有扩散,而是局限在矿区周围。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核裂变最危险的副产品之一是放射性铯,如果泄露进土壤或水中,就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US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的埃文·格罗普曼博士(Evan Groopman)研究发现,奥克洛核反应堆产生的铯却被巧妙的结合在了另一种裂变产物,钌的分子结构中,从而没有从古老的核反应堆中泄漏出来。

而另一种核裂变产物,放射性的惰性气体氙气,现代核电站一般就是任其释放到大气之中。而梅席克教授的研究表明,奥克洛间歇泉的水在喷发后温度下降时会析出磷酸铝,磷酸铝颗粒在形成过程中会捕获逸出的氙气,并将其牢牢锁在自己的结晶体内。

这真是很神奇。是谁发现了钌和磷酸铝的奇特功效,又是用怎样巧妙的手段让那些放射性物质乖乖听话,自进牢笼的呢?

格罗普曼博士曾经赞叹说,“反应堆中发生的情况奇迹般地汇集到了一块,令人难以置信”。这种种精巧的设计背后如果只是来自于大自然一个又一个的巧合,那麽我们只能说是神力所为。

科学家们说,地球的年龄是45亿年。而我们人类的有记录的历史,大概也就5千年。5千年以前呢?洪荒。洪荒之前呢?无人知晓。可历史却是超越我们生命之外永恒的存在。

人们常说,历史是重复的。如果是这样,那麽这45亿年中曾经会有多少文明,多少人类, 在创世,繁荣,没落与沉寂中辗转轮回过?

20亿年前正当盛年的地球,会是孤单星球吗?

未解之谜】节目组制作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