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冇搞错】首富算什么!中国有270个马斯克

有冇搞错》。10月28日。

亚马逊的贝佐斯与特斯拉的伊隆.马斯克两人的全球首富之争,最近看起来应该是告一段落了。过去一年,两人的财富规模一直是叮当马头,你追我赶,但这个星期,特斯拉股价大幅度上升,结果不一样了。

周末,特拉斯公布了财务报表,特斯拉利润大增。不仅如此,美国大型租车公司赫兹,向特斯拉发出了大订单。这个订单预示一个趋势,未来美国发达的租车行业,已经开始转向,以后会提供越来越多的电动车给客户。周一,特斯拉股价大幅上升12.66%,冲破1000美元。彭博亿万富翁指数计算,马斯克的个人财富,周一一天就飙升了362亿美元。他的身家,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2,890亿美元(不是289亿美元,而是289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

亚马逊公司(Amazon.com Inc., AMZN)创始人贝佐斯(Jeff Bezos)的个人财富,是1,930亿美元,比马斯克少了980亿。

不仅如此,贝佐斯再加上其他几位美国IT业的富豪,微软的比尔盖茨和脸书的扎克伯格,仍然没有这位马斯克先生多。这个数字实在太让人吃惊,也太突然了。

不过,这好像不算什么,中国现在已经有200多个马斯克了。当然,这不是人,而是商标。中国一个网络媒体《IT之家》通过中国企业调查的软件调查之后报导说,中国现在已经有最少273个马斯克商标了。

除了“埃隆马斯克”、“伊隆马斯克”混着使用外,还有好几个“北京马斯克”、“杭州马斯克”、“深圳马斯克”,据说都是科技公司,还有通讯服务、广告设计、教育机构和顾问公司用了伊隆马斯克,甚至餐饮业、服饰业也争相挂名。

伊隆马斯克火锅店?马斯克女装店?感觉有点火星的味道哈!

这个并不奇怪,我在美国也见过TICK TOCK餐厅,不知道和抖音或者字节跳动有没有关系,估计没有吧。跟着有名的人物,希望沾着点财气,人之常情。

其实,中国官方早在十年前就干过同样的事情。

2011年,那时候马斯克才刚刚崭露头角,特斯拉电动车没有人看好,那个时候,风云人物是苹果的乔布斯,他2011年10月去世。去世之前,他回归苹果,创造了公司第二波的奇迹。

宁波市政府当年宣布了一个大计划,要用十年时间,在宁波培养上千位乔布斯式的科技创新人才。宁波市雄心勃勃,培养的对象是宁波市的企事业机构,以及“省部级机构”科技人才。市政府还计划动用五千万人民币的钜款来进行人才培养,平均每个宁波“乔布斯”,花费十万人民币。

当然,十年过去了,或许我孤陋寡闻,实在是没看到哪位宁波的“乔布斯”创出了什么新事业。

今天我们谈一下创新和创业。

创新创业这个话题,从理论上谈其实相当沉闷,如果从钱上来谈就有趣得多了,究竟人都活在名利色气当中,成败无非都是这四个字。

过去二十年,创新创业领域最厉害有两个国家,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当然两国的情况很不一样,但也有相似的部分。美国的情况我们不多说,中国也有一批厉害人物带来的公司,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刚刚说过的字节跳动那个抖音,还有不少网络科技的企业。但是,美国的创新创业浪潮将会持续下去,而中国的创新创业潮能不能持续,却有很大的疑问。

美国企业管理大师杜拉克,认为下个世代的经济,应该定名为创新创业经济,而不是信息时代经济,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认定,当时的世界上只有一个半国家进入了创新创业世代,一个国家是美国,半个国家是日本,其他都远远的瞠乎其后,差之千里。

结果十多年后,中国崛起了一批创新创业企业,结果好像并不完全是杜拉克说的那样。

可见中国人创造力是有的。只是这种创造力,可能很快就会变成强弩之末了。

包括杜拉克在内,过去二三十年,世界有不少专门研究创新创业的专著。他们大概都有一些基本的共识,包括创新创业不是指科技创新,起码不仅仅指科技创新,更多的是企业经营制度及流程的创新;第二,创新不是一个科技活,而是一个系统工程;由此带来的第三点,创新创业与其说是一种技术,不如说是一种文化、体制和观念。

很多海外的学者,比如台湾的专家看创新创业,往往会着眼于企业,因为他们已经身处一个市场经济和自由制度的环境之下,但中国大陆学者,则往往会更着眼于制度和文化方面。

原因很简单,杜拉克曾经铁口直断,共产党的专制体制之下没有创新创业的环境。他说对了,但也说错了。

说错的原因,是像中共这样的政权,其实已经演变成为国家资本主义,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共产党的社会主义了。但他也说对了,因为共产党专制体制的癫痫症正在重新发作,所以中国大陆的创新创业潮,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再也不会有了。

有关创新创业的文化,有几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包括:核心权威和中央计划,是创新创业的大敌;鼓励失败的机制;以及去中心化是创新创业的前提条件等等。

咱们先谈谈第二点,鼓励失败的机制。大部分社会文化,是不鼓励失败的,甚至会惩罚失败,但创新创业的文化必须鼓励失败,甚至奖励失败。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比如所有的技术发明,其实都是试错的过程,爱迪生发明灯泡,据说做了2000次试验,最后找到钨丝作为灯心。也就是说,前面1999次都是失败的。如果实验室失败一次就惩罚,估计灯泡不可能被发明出来。其他几乎所有的科技发明,大概也都是这个过程。所以,创新创业的鼓励失败,其实是一种从科技界移植过来的文化。就是允许失败,宽容失败。

而鼓励失败和奖励失败,则是美国大金融资本的发明,也就是风险投资。风险投资使得创新创业者受到极大鼓励,成功之后身家大增,而失败了,对创业者来说其实也没有任何问题。

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国过去近二十年的创新创业潮,很大程度是由西方资本推动的。大批美国和日本的风投进入中国大陆,推动了中国的创业潮。但我们看到,中国政府正在惩罚这些资本机构。中国最近常常批判的东西叫“资本”,“不许资本形成垄断”、“不许资本控制媒体舆论”、“不许资本介入政治”等等。在这里,资本不是财经概念而是政治概念,其实就是资本主义或者资本阶级,只是中共官方不想重复文化大革命的旧话语,干脆称为“资本”了。

中共推动“共同富裕”,要强化第三次分配,就是企业和有钱人“自发”捐款。这个打引号的“自发”,其实是被迫的,大家心知肚明如果不自发的话会有什么问题。所以中共现在的体系,不仅仅是惩罚失败,甚至也要惩罚成功了。

创新创业文化的其他两个部分,过去十年在中国大陆刚刚有苗头,但这两年消失得比“资本”更加迅速。比如“中央计划”,现在叫做“规划”,比如“顶层设计”,它都是排除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和自发性的措施。还有“去中心化”,实质是去垄断化,中共的反垄断,其实是反别人的垄断,目标是增强自己的垄断,因此才有“国企做大做强”,什么“强强联合”等等。

从社会权力的本质上看,它有三个来源,武力(暴力)、资本(钱)和意识形态(包括科学技术),三者高度集中垄断的社会体制,一定是黑暗体制,这一点历史证明过无数次了。但是,这个却是共产党政权追求的最终目标,共产党人当政的社会,只要稍不留意,他们就会往这个绝对垄断的方向运动。然而这个方向,却是和创新创业需要的文化和制度截然相反。

十年前宁波市政府创造上千个乔布斯式人物的计划,当然破产了,因为中共只看到乔布斯带来的技术整合,看到了业绩和利润,他们希望用工业模式复制一批标准化的人,但这恰恰是创新创业最大的障碍。没有自由,就没有创新,没有制度,就没有创业。

中国过去二十年的创新创业,其实是寄生在美国创新创业大浪潮上的一个插曲。中国这个民族,特别喜欢创业,但未必喜欢创新,文化上也特别固执。过去这些年,大陆虽然在创新创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前提条件(也就是宽容文化)的消失,这一波的创业也将消失。按照大陆时髦的说法,新的内卷世代开始了。

石山简介。(香港大纪元)

石山角度:https://www.youmaker.com/c/ShiShan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