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9月08日讯】四书五经是传统文化中儒家的重要经典,其中《礼记》为五经之一,成书于西汉,为汉朝礼学家戴圣编纂而成。其主要阐述了君子修身立世的思想理念,记载了先秦时期婚丧嫁娶以及祭祀庆典等礼乐制度,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本文根据明代翁溥校对的《礼记》版本为蓝本抄录并核对,尽量保持和原文一致(除某些输入法没有的异体字外),避免出现错字和漏字。笔者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试将其译为白话文,倘有偏颇之处,还请遵从原文为准。
《曲礼上第一》原文节选
若夫,坐如尸,立如齐。礼从宜,使从俗。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脩身践言,谓之善行。行脩言道,礼之质也。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译文
至于说君子坐着时,应当像在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一样严肃端庄,君子站立时,应当像参加古代祭祀活动时一样恭敬庄重。然而行为规范并非一成不变,它会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君子遵从的行为规范应当因地制宜,入乡随俗。
君子之所以要学礼,是为了能够用其指导自己的言行,它可以帮助人确定关系的远近,判断事情的真假,区分人性的差异,知晓道理的对错。
君子不应随便取悦别人,说话应点到为止,不再赘言。君子还需注意不应奴颜媚骨,不应恃强凌弱,不应伤风败俗,这三方面都对人声誉有损害。而表里如一,说到做到,这是美好的品行。行为合乎修养,说话合乎正道,这是礼的根本。学生学习礼只听说积极主动求学的,没听说消极被动灌输的,老师教授礼也只听说学生登门来学的,没听说老师上门去教的。
(责任编辑:叶诚允)
本文网址: https://cn.ntdtv.com/gb/2022/09/07/a103520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