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在美国也广为人知。从绣花少女到沙场战将,花木兰为何如此受欢迎?神韵作品网站最近发布2009年神韵早期节目《花木兰》舞剧,一个既温柔贤淑又坚忍勇敢的花木兰角色,再度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点击欣赏影片
从绣花少女到沙场战将
在柔美的音乐伴奏下,木兰和闺中女孩一样过着纺织、刺绣的宁静生活,她们穿针引线,每天如此度过。一日,父亲手持圣旨,展示给木兰看。父亲表示,远方边境烽火再起,朝廷正招募将士赴前方应战。
木兰发现父亲强烈希望报效国家,但恐年事已高,体力难以再赴沙场。她不愿父亲的愿望成空,而自己又无兄长,于是表达了代父从军的想法。
父亲虽然犹豫不决,但看到木兰决心已下,在依依不舍中,答应了女儿的请求。
于是,木兰骑上骏马,辞别家人,女扮男装上路了。之后,她“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伴随着紧张热烈的节奏,战场上的木兰不再是绣花手、碎步脚,她身披战袍,策马扬鞭,挥舞长刀,勇猛无比。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晃12年过去,木兰荣归故里,梳妆打扮,恢复了从前的闺中装束。
忠孝两全的完美典范
神韵作品《花木兰》舞剧受到观众的广泛喜爱,除了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优美的音乐和高超的舞蹈,还在于其背后传递了东西方共同的传统价值理念。
西方人传统上崇尚博爱,不仅爱家人,也爱别人,而且为了满足他人的愿望,甘愿牺牲自己。东方自古传统上认为“孝为德之本”,而“孝”不仅仅是孝敬父母,而是孝天下,把天下人都当成自己的父母去孝敬。
木兰的“至孝”在于她为人之女,在家不只是关心父亲的生活,更希望帮年迈的父亲完成他的心愿。她愿代父从军,表明她深刻理解父亲为国尽忠的理想,因此她甘愿放下身为女子的种种顾虑,替父亲完成为国尽忠的心愿。
当战事结束,“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她功成引退,回归家庭,继续侍奉双亲,可谓是古今忠孝两全的完美典范。
另外,该舞剧中,木兰身为女子,文武双全,体现了中国古典舞文用为“舞”、武用为“武”的刚柔并济,充分展现中国古典舞的技巧、神韵、身法的美妙精彩,令人大开眼界。
现场伴奏的音乐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扣人心弦,让观众陶醉其中。bunei hayashi在神韵作品下方留言说:“很喜欢这首《花木兰》的伴奏音乐,如果有单卖这个音乐的CD就好了。”
更有观众感佩舞剧所传递的传统价值,Kate C认为“花木兰为我们留下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我们今天应该效仿的典范”。
Liiking说,“短短的舞剧,尽把忠孝节义的传统内涵展露无遗,委实是‘妙不可言’的美好舞剧!”
完整影片:https://ept.ms/Mulan-Joins-the-Battle-(2009-Production)
欢迎了解更多:
干净世界:https://www.ganjingworld.com/zh-TW/channel/uKDuVZFTkSNei
IG:https://www.instagram.com/shenyunworks/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ShenYunZuoPin
推特:https://twitter.com/sycreations_ch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