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李克强生前旧照 仕途遇贵人 死的离奇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8日讯】中共前总理李克强突然去世,死因众说纷纭。据称有北大校友为其做挽联,描述其一生,颇为贴切。

上联:赔十年小心,虽洁身自好,但活的憋屈。
下联:距一步之遥,却急流勇退,竟死的窝囊。
横批:无能为力。

其后,独立时评人“蔡慎坤”也在X(推特)转贴一个北大学子赠送给李克强的挽联,认为这一条“最恰当最应景”。

中规中矩亦步亦趋书生报国难成势终非英雄也非枭雄
患得患失忍气吞声中堂理政不二言终是身廉却负苍生
横批:克己强他

早年多次遇“贵人”

1955年7月1日,李克强出生在安徽合肥市,父亲李奉三曾任凤阳县县长、蚌埠市中级法院院长、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从有实权的法院院长到虚职的地方志副主任,可谓仕途不顺。

李克强小学毕业照。(网络图)

据说李奉三有两任妻子,前妻生有三名子女(李克和、李克平、李克珍),后妻子曹立俊也有三个孩子:长女李晓晴、次子李克强、三子李克明。

李克强13岁时。(网络图)

李克强一生中,遇到了几个决定他仕途命运的人,包括帮他奠定国学基础的李城、法学基础的龚祥瑞,还有为他带来仕途际遇的马石江与胡锦涛

第一贵人:桐城派嫡传弟子李诚

第一个转折发生在文革时期,当时“读书无用论”风行大陆,认为“读书越多越反动”。而李克强却因为贵人的出现,把别人荒废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位大贵人就是1906年出生的桐城派嫡传弟子、国学大师、安徽省文史馆馆员李诚

文革时李克强刚进入合肥八中,学校停课后只好辍学在家,李奉三常带着李克强拜访同住在安徽省大院的李诚老先生。李奉三把李诚戏称为“太史公”,非常敬佩,他常与李诚谈文论道、作诗唱和,一旁的少年也听得津津有味,于是李诚决定收李克强为门生,精心栽培。

李克强合肥八中毕业合影。(网络图)

李克强每天都会去李诚家学习一小时的国学,除了说文解字,还有治学方法以及古今逸事。年老体弱、视力不好的李诚经常仔细地为李克强开出读书目录,要他强读《史记》、《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国史,还有《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之类的书单。

这些对初学者来说当然起点是高的,但李克强进步很快,令李诚十分高兴,逢人就说:“此子日后必当大任”。尽管“停课闹革命”了五年,李克强却在这五年接受了同龄人难以得到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李克强从李诚那里学到的不光是国学知识,李诚还言传身教,常用孔夫子的话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李诚告诫李克强,“人可一日三餐无食,不可一日不读书,不然与行尸走肉何异?”要有“吃冷猪肉、坐热板凳”的治学态度。

20年后,李克强在《安徽日报》上发表了题为〈追忆李诚先生〉的文章,可惜在网路上查不到他是如何具体评价恩师的,他称李诚是“真正的学者,一位通晓国故的专家”。

高考录取中的异常

1977年12月那场在冬日里举行的考试,成为李克强生活的一大转折点。

当时李克强在乡村中学当老师。据李克强自己文章透露,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的第一志愿是安徽师范学院,第二志愿才是北京大学,据说因为这一年高考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年,录取比例是29:1,他担心北大录取分数线太高,尽管心仪燕园已久,于是只能作为第二志愿备选。

他回忆说:“在填写高考志愿之前,我曾收到一位邂逅相识的学者的来信。他早年毕业于北大,深以为那里有知识的金字塔,因而在信中告诫我,要珍惜十年一遇的机会,把北大作为唯一的选择。当时的我多数时间是和乡亲们一起为生存而忙碌,几乎不敢有奢望。在生存欲和求知欲的交织驱动下,我还是在第一志愿填写了本省一所师范学院的名字——据说在师范学院读书是不必付钱的。即便如此,我对北大依然存有难以抑制的向往,于是又在第二志愿栏里填下了北大。大概是因为北大有优先权,她没有计较我这几乎不敬的做法,居然录取了我。”

第二贵人:宪法专家龚祥瑞

北大法律系拥有良好的师资设备,名师中最著名的当推学贯中西的宪法行政法学家龚祥瑞。

龚祥瑞早年专治政治学,曾赴英国深造,对西方政治法治有亲身体味,兼具政治学与法学的素养。当时其他北大老师都不敢谈论西方宪政之类的事,而龚祥瑞却重点介绍西方宪政。

1978年2月,著名学者梁漱溟在政治直属小组会议上就中国法制问题发言时一再强调在当前中国宪法常常是一纸空文,治理国家老是靠人治,而不是法治,直到1979年,中国才有了第一部刑法。

北大时同其他同学合影。(网络图)
李克强北大法律系毕业合影。(网络图)

很快地,李克强成为龚祥瑞的得意门生。在龚祥瑞的引领下,李克强渐渐着重转向外国宪法和比较政治的学习。

李克强在北大读在职硕士的论文,导师就是经济学家萧灼基。(网络图)

在大学期间,李克强写出了论文〈法治机器与社会的系统、信息及控制〉,以现代控制论和系统论解释法学问题,被学校评为优秀论文,同时他翻译了《英国宪法史纲》,作为法律系教学参考书。李还以第一译者的身份翻译了英国著名法官丹宁勋爵的名著《法律的正常程序》,该书一版再版,颇受欢迎。

李克强突然去世,有网友晒出了李克强四十多年前大学毕业期间与同学共勉的留言手迹: “纯真而不欠闻达,善良而不失坚强,把生命高举于尘俗之上,又溶化于社会之中,这应该是我们这一代的共同追求。”

李克强给北大法律系77级同班同学宋健的毕业留言。(网络图)
李克强给北大法律系77级同班同学宋健的毕业留言。(网络图)

赴海外留学前 被马石江强留

1982年1月李克强大学毕业。他在北大数千名毕业生中被评为27名优秀毕业生之一。当时很多同学赴美或赴法留学,李克强也准备留学美国,按他的水平,基本上稳拿稳打能考上。

但北大中共党委副书记马石江先后十多次找李克强谈话,要求他留校担任北大共青团书记。在马的反复动员下,李选择留校。

当上北大团委书记后,李克强在1980年代校外其他行业的团干部中常常显得很“另类”。那时的李克强经常公开对一些重大政治、社会议题发表看法,招致其他领域的团干部的非议。于是在1982年北京市共青团七大上选举全国共青团11大代表时,这名北大团委书记落选了。

1982年,26岁的学生会主席李克强(中)向学校校长介绍18岁的胡春华(右)。(网络图)
李克强青年时照片。(网络图)

但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的王照华出面干预,让李克强列席了团11大,并有被选举权。于是李克强被选为17人的团中央常委之一,当时的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是王兆国,胡锦涛是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由于结识了胡锦涛,李克强进入了“政坛快车道”。不久李被调到团中央工作,由燕园来到了前门东大街10号楼。1985年,年仅30岁的李克强被增补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2004年,李克强在河南视察一处煤矿爆炸现场。( STR/AFP via Getty Images)

一代人的悲哀

马石江劝得李克强1982年留校,李的命运彻底改变。

李克强猝逝后,李克强的北大校友,原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成员吴国光撰文称,当然在校园两人有过接触,李克强给他的印象是一位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同学。

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987年,那时他已经从北大同学那里听到了一些对李的不满,“起因在于:1986年冬天有一场全国性学潮,李克强专程到北大坐镇,严令要控制住校园,决不能让北大学生上街。为了所谓政治前途,看来李克强已经放弃原有的独立思考能力了。”

1985年5月1日,中共在北京开“两代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胡耀邦会见与会青年代表。 前排左二:刘延东;前排右二:李源潮;三排右一:李克强。胡锦涛(前排右三)是会议主席。(网络图)

在后来,他离开大陆,从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看到已经贵为河南省长的李克强,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年校园里的意气风发,而是一副陪小心的官僚相,说不上奴颜婢膝,却也看得出慎微逢迎。

但他也表示,公平地说,即使是身为中共高官的李克强也还应该良知未泯。舆论还记得他关于中国有六亿人口每月收入仅一千元人民币的实话,网民这当口也在重复他那句“人在做天在看”的无奈之言。

文章写到:“然而,这正是李克强人生悲剧的又一体现。他应该知道,良知是与共产党体制难以相容的。”“ 既然不相容,还要去适应,这就难免出现人格分裂——人格分裂本身就是人生悲剧。”

文章最后表示,在共产党制度下,谁又不是活得憋屈、死得窝囊呢!想一想“铁链女”,那活得岂止是憋屈?想一想新冠疫情中的千万逝者,那死得岂止是窝囊!或者说,前几个月还志得意满的秦刚,现在难道就活得不憋屈吗?若干年后的习近平,谁又敢说他会死得不窝囊呢?因此说,尽管李克强的人生悲剧已经嘎然谢幕,但“李克强悲剧”远未落幕。

2007年10月22日,习近平和李克强走上中国最高权力中心。TEH ENG KOON/AFP via Getty Images)

(责任编辑:林清,文字参考:新纪元周刊/美国之音)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