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工市场上的打工人:大龄农民工处境最艰难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1月18日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成刚,在过去几个月走访了多个零工市场后,写下了他对中国农民工生存现状的观察与思考,并通过公众号发表出来。

据公众号“极昼工作室”本周三(1月17日)的报导,张成刚说,在他调研走访的几个零工市场中,从凌晨3、4点到晚上8、9点,几乎全天都有人在等待求职。通常一大清早,年轻的打工者基本被招走了,剩下的都是大龄农民工还在苦苦等待工作的机会。

在零工市场,制造业的待遇普遍比其它行业的待遇更好一些,工价稳定,8小时或者12小时换班,还有住宿、一日三餐,但有年龄限制,上限是40岁或者45岁,对文化水平也有所要求,比如要求会认26个英文字母。

调研人员发现,仍然有很多三四十岁的人根本就不认识英文字母,甚至还有不少农民工连汉字也认不了几个,以至于不少人连填写一份问卷都无法完成。

文中透露,郑州的零工市场以建筑和杂工为主,大龄农民工比较多,大部分人都是60多岁,还有70多岁的人。而这些老龄农民工,能找到的都是体力活儿,比如装修砸墙,把建筑垃圾背到指定的地方。

待遇方面,一般在零工市场找工作的人,月薪大概有三四千元,有的岗位薪水更低。但打工者仅吃饭住宿的刚需支出,至少也是1000元左右。如果是有家庭的人,家中有孩子上学,支出就比较大,再加上缴纳医保费用,赡养老人,一家五六个人,就得支出将近2000元了。

由于农民工的养老金低至每月105元,靠这笔钱是无法解决生存问题的,这意味着他们都得一直工作下去。

当被问及为何要出来打工而不回家种地时,受访的农民工都表示,现在肥料、杀虫剂这些生产资料都在涨价,种地挣不着钱。因此,农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都会出门打工,留在农村种地的“一般都是没有劳动能力的人”。

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一个70多岁的大爷在零工市场找工作,苦难、贫穷、疾病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他的儿子中年去世了,家里留下两个孩子还在读书,只有患腰椎盘突出的老伴在家种地。

文中指出,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用工市场的年龄问题开始变得越来越突出。再加上房地产行业的萎缩和下行,很多项目停工了,打工者找不到那么多活儿干了,他们的生存问题,已经是一个“比较迫在眉睫的问题”。

目前,很多城市以建筑为主的活儿都在减少。文章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城市化已经进入尾声,房子都盖得差不多了;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受整个房地产行业下行的影响,很多建筑工地都停工了。

随着打工机会减少,工价也在下降,过去一天300元的岗位,现在可能降到200元。这些劳动者大部分是没有积蓄的,需要每天有一个活儿或者几天有一个活儿干,才能生存下来。

文章还谈到零工市场上的双向选择问题。一方面雇主挑工人,另一方面工人一定程度上也在挑活儿,他们会非常仔细地计算成本的支出,首先考虑的是工价,然后是交通、住宿的情况如何,工钱多久可以支取等。

总体来说,线下零工市场比较被动,主要是雇主挑工人,毕竟岗位稀缺一点,在议价、工作时长方面,劳动者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大部分日结工的社会资本比较薄弱,找不到工作,他们并没有太多可以求助的对象,最严重的情况就是睡在桥边吃发霉的食物。还有一些劳动者因为赌博、感情或者网络贷款的影响,进入到劳动力市场的边缘······

(责任编辑:何雅婷)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