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忌讳:一不买,二不借,三不做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4月04日讯】今年的4月4日是清明节,是中国人祭典先人的日子。这一天有许多忌讳,简单来说就是:一不买;二不借;三不做。中国老人常常告诫小辈,这些老传统不能丢。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祭祀节日,在中国各地流传着一些习俗忌讳,总结如下:

一、不买鞋

民间俗语道“新鞋不踩旧人坟”,意思是说不能穿着新鞋子去上坟,更不能在这天买新鞋。老一辈人认为,清明这天不能买鞋,因为“鞋”同“邪”同音,要避开邪气、邪祟。

二、不借钱

清明节祭扫之时,人们都会给先人烧纸钱。老辈人认为清明是给先人送钱的日子,如果在这一天向别人借钱,非常不吉利。

三不做:不结婚、不过生日、不乱添土

清明节是怀念和感恩先祖,寄托哀思的日子,有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样的气氛难免会与喜庆欢乐的婚嫁喜事格格不入。从传统习俗上来讲,清明节的前后一个礼拜都不适合结婚,以免触了霉头。

过生日也是一样,这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与带着哀思祭祀先祖同时进行,未免让人感到不妥。所以清明这天最好不要过生日,可以提前或错后过。

清明上坟祭祖之时,都会在坟头填一些新土,但填土也有讲究的。铲土时要从左右两边开始,切勿从坟前或坟后起土。老人们说,从前面铲土会断子孙前程,从后面铲土则影响人丁兴旺;另外,填土过程中,切勿用铁锹拍打坟墓。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清明节是戊日,“戊日”是土地爷的节日,戊日不能挖土。

《女青天律》中记载,王母曰:“此皆下民无知,四季之内,六戊之日,犁除田地,致使水泽不降,百谷不收,民遭饥谨。知而故犯,殃及九祖,万劫不原,并无宽育之门。春戊挖土,则让人促寿绝嗣。”

清明插柳辟邪

戴柳、插柳是古人过清明节的一种习俗,柳树生命力强盛,古人说柳枝具有辟邪功能。宋代时,人们上坟扫墓之后,往往折下坟墓边的柳枝插在坟上,也把柳枝带回家,插在门楣上以辟邪。

宋代诗人陆游在《春日》中写道“人家插柳记清明”。宋朝俗谚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加入了戴柳保青春的含意。

清代俗谚说“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帝京岁时纪胜》),那时的儿童们戴柳祭扫坟茔(《燕京岁时记》)。

踏青、春游

清明节也称踏青节。清明时节出游踏青,起源于古代的“祓禊(音同“福系”)。这种到河边祓禊洁身的习俗是源于周朝的香草净身的礼制。

春天祓禊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上巳)举行,这时天地清明,是一年中最好的除秽健身时机,周朝人用香薰草药来沐浴洁净身体,称为“衅浴”。

《韩诗》记载,春秋时代的郑国人,在黄历三月上巳日到河边踏青,在溱洧两水之上用兰草驱除身上不祥之气。

后来各地演变为曲水流杯之饮,以及踏青的风尚。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还有李嘉祐的诗句“清明桑叶小,度雨杏花稀······相将踏青去,不解惜罗衣”。都是在描写清明节前后人们踏青的风尚。

清明放风筝 放掉灾病

清朝时期,有清明节“放风筝”的民俗。风筝又称为纸鸢、纸鹞,有“清明断鹞放灾”的说法,“断鹞”谐音同“断药”,寓意放掉灾病。

人们出城扫墓时带着风筝上坟,扫墓祭拜后就在墓地放风筝。人们将要禳除的灾祸、病情写在风筝上,然后将风筝放上天际,等到风筝随风飞远之后,就剪断丝线,意为让灾病随着风筝(纸鹞)消逝。

清人潘荣陛所着的《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人们在清明祭扫时玩放风筝比赛的风气,达到了“倾城而出”的盛况。

(责任编辑:唐颖)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