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专家倡60-70岁“青年老年人”再就业 被骂翻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5月22日讯】对于社会问题,中共专家经常提出反常识的荒唐观点,引发社会批评。近日,中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书记马建堂在一次会议上提出,60-70岁是“青年老年人”,应支持再就业,被批“胡说八道”。

5月18日,中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在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深圳金融论坛上称,随着“长寿时代”的到来,应‘破除劳动力市场的年龄歧视”,重新调整“老年人”的统计标准,并称,60-70岁的人是“青年老年人”,称“这一部分人的身体很好,仍然有求职和工作的需要”。70-80岁的是“中老年人”,80岁以上的是“老老年人”。

新浪财经报导了马建堂的这一言论,并发起微博话题“专家称要支持60至70岁老年人再就业需求”。

该话题很快引发了网友热议,但绝大多数都是嘲讽和批评,尤其是对于“青年老年人”这一说法,网友更是吐槽一片,“青年…老年人……?这是汉语吗?不认识字了”“人口学的又一理论创新,按此理论,50~60岁应该属于‘幼年老年人’”“胡说八道”。

网友对比中国35岁难就业现实讽刺说:“35岁下岗,60岁再就业。”“35岁被优化,60岁再就业,调休式退休。”“请问,你们这是建议还是嘲讽啊? 大部分行业35岁失业后,几乎就很难找到工作的。专家还要支持60岁以上的干活,感觉国内的很多专家根本不了解现实情况,难道国内培养的专家都来自火星??”

(网络截图)

还有的说,“好!35 岁被开了、在家休息 25年、养好身体再出来就业!闯荡社会。”“看来,我得让我奶创业了 。”“大学生你不要,35岁以上的你不要,你要退休了的老年人来工作,吃饱了撑的。”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大陆经济下滑,失业率不断上升,尤其是35岁以上的人员,被就业歧视、被裁员、难就业成为普遍现象。被称为“35岁门槛”或“35岁魔咒”。

去年5月,中国招聘网站智联招聘发布《2023年一季度人才市场热点快报》显示,根据调研,85%白领认为存在“35岁门槛”,其中,46.8%认为过了35岁的确很难找工作。

这份调查还说,互联网、金融、文化行业的职场人更加担忧“35岁门槛”;52.9%的IT、通信、电子、互联网受访职场人认为存在“35岁门槛”,认为“过了35岁很难找工作”,占比高于其它行业。紧随其后的是金融业、文化、传媒、娱乐、体育行业。

有分析发现,“35岁门槛”这种就业歧视其实早就明文规定在中共当局的正式文件中,中共于1994年6月发布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中规定:报考国家公务员“年龄为35岁以下”;2019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修订的《公务员录用规定》要求,报考公务员必须“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

基于此规定,很多中共的事业单位、国企乃至民营企业也把“不超过35岁”作为招工录用标准。

2022年两会期间,大陆知名作家人大代表蒋胜男“建议公务员考试取消35岁限制”,并表示,“这一年龄限制会向全社会传递出一种观念,即35岁以上的人丧失了与全社会劳动力人口公平竞争的可能。”

(记者李郦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