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大基金押3千亿攻AI芯片 再掀芯风暴?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5月31日讯】美中科技战对中国半导体产业造成沉重打击, 当局宣布成立国家大基金三期,集资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是历来规模最大的半导体投资,我们请教中经院国际经济所副研究员戴志言博士,怎么观察中共当局大撒币,要达成所谓的半导体“自给自足”,试图追上欧美,但实际并不容易,怎么观察可能遭遇的挑战?

中华经济研究院国际经济所副研究员 戴志言:“这里面其实以过去来讲的话,他们用大基金这种方式来推动产业,有成功也有坏处啦,那像成功的case来讲的话,譬如说像过去他们没有这种所谓的NAND Flash的产业嘛,可是后来在大基金还有他们那个自主技术的计划开发之下,还有再加上一些国际的技术的协助之下,后来你就看到长江存储这样的公司跑出来,那他也后来就变成了苹果的供应商之一。所以像这种记忆晶片(芯片),变成是说他当时切进去的一个利基可以做。

那另外就是说当然也有一些是它在过程上面,面临到所谓骗补贴的问题,譬如说处理器这一块

那处理器这一块你就看到当时有很多创新批案,然后说要找台湾的工程师啊,或者说台湾原来在做这种半导体制造,的领导企业的一些主要干部过去协助,然后能够落地变成一个代工的一个产业体系,但是后来都证明说这些东西都是,只是拿来骗一些辅助啦,不管是中央地方的辅助,所以大基金的运作方式有它能够成功的地方,当然也有它过程上面一些漏洞出来,

所以我们也看到像是紫光集团,当时在台湾也想要并购一些半导体厂,那只是后来基于我们很多的国安的考量,他们也没有并购成功,那事后证明紫光的目前的状况其实也确实不太好。

所以他们要做所谓的技术的制造的工作,其实除了砸钱之外,它还有很多的东西是可以去透过国际上的技术来源,还有人才,这些因素能够汇集在一起,他才有办法成功,那目前来看整个局势对他来讲相对是不利,因为第一个就是说人才的流动上面,开始欧美都警觉到说中国在这种顶尖大学,顶尖研究室里面所安排的这些人才,跟中国的科技产业的一个“大跃进”,有很密切的关系。

所以我想从前几年开始,大概都有意识无意识的会看到,中国的这些高阶人力要参与到,比较先进的科技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受阻的现象;那第二个就是说在关键的技术上面来看,美国当然还是半导体行业里面非常重要,而且很领先的半导体技术的国家,所以这里面除了说,目前他们一直在看重的那种光刻机技术之外,其实还有更多其他半导体的技术,在美国的发展上面其实也有它一定的领先程度。

那中国大陆当然也不是,就是说等着在那边被人家喂养,它事实上过去几年也在新的半导体的这种领域上做发展,尤其像是SIC(碳化硅),然后像其他这种化合物类的半导体,它们也持续的在投资做发展。

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就是说,除了你自己的发展之外,其他国家的厂商,在制程上面的投资,也有相当的进步,也是相对在座,所以它会面临到一个变成是,我要先满足自己的需求,还是说我其实同步有一个考量,是我也要去进行国外的这种投资,那以目前上来看的话,我觉得它可能要首先满足就是说,它在先进之前被封杀的问题,那后面才有办法去讨论说,会不会因为中国的厂商大局投资,让我们看到的像在面板的产业一样。

就是大家的投资都很大,所以造成了产能规模过剩,那接下来后面就开始有一种价格战略,所以相对我们在看导体的这种先进制程上面,也需要留意这样的状况,那成熟制程上来看的话,其实中国厂商过去几年工房的过涨的情形之下,隐隐约约你也可以想到,就是说未来如果这些厂商的产业,开始变成过剩的时候,在代工的价格上面会不会也出现杀价竞争,那撇除国安的疑虑,先不谈的话,如果杀价竞争又带来整个产业不健康的影响的时候,这个其实也是一个未来在经营上面,比较大的一个风险的一个因素。”

新唐人亚太电视 综合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