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问中国独角兽企业锐减原因 学者:被打压了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01日讯】港媒披露,近日在一次企业家座谈会中,中共党魁习近平询问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锐减的原因,引起舆论关注。有法律精英直言,中共的打压政策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5月30日报导说,党媒《人民日报》在一份报告中透露,上周四(5月23日)在北京举行了一次中共高层与企业家面对面的座谈会习近平出席这次座谈会时曾询问,为什么近年来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指估值超过10 亿美元的新创公司)的数量不断减少?

胡润研究院今年4月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1453间独角兽企业,美国占700多间,中国只有340间。而去年中国新增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为56间,低于前一年的74间。

《人民日报》没有在报告中提及座谈现场是否有人回应习近平的提问,仅含糊其词地写道:“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清单’亦是‘改革清单’。”

在网络社群中,有网友针对习近平的提问回应道:“主要是没人敢投资了,不敢做大了,做大等着被国有吗?”

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相关消息下,有华人网友写道:“‘亲自’······的自身才是问题的根本。”另一位网友评论说:“关键是,中国的专利重数量而轻品质。”

自媒体“六度解析”则指出,创新的根本是政治制度变革,而这是中共根本无法接受的。

实际上,早在今年3月5日,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在接受经济观察网的采访时就曾直言:“中国新增独角兽企业数量正在锐减。”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两会上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强调独角兽企业代表数字经济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当下数字企业创新与投资活动却正在减少。而造成中国新增独角兽企业数量锐减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包括政策不当。

“我们有时会出台一些收缩性政策,导致企业不敢发展”,陆铭说,最终的结果是,大家都愿意去做一些比较安全的事情,对于有风险的领域就不敢投入。

自由亚洲电台在相关报导中,援引美国博钦(Perkins Coie)律师事务所北京办事处合伙人齐默曼(James Zimmerman)的分析指出,北京当局近年的政策,将一间间科技公司打压成了国企化的工具,中国的科技环境已不是创新人才的避风港。

齐默曼进一步指出,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恶化,必然阻碍未来的跨境合作,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使得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继续被孤立,难以融入全球体系。

(记者黎明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文慧)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