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5月制造业指数低于50 中国经济增长乏力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03日讯】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降到49.5,这对中共政府企图扭转经济疲软一个不小的打击。外界认为,中国不进行结构性改变,经济很难有改变。

5月31日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从4月份的50.4降到49.5,跌破了50的荣枯线。

PMI是反映当月经济情况的一份重要经济资料,高于50说明制造业处于扩张状态,低于50显示它处于收缩状态。

5月份的PMI中的多项需求资料普遍都出现了下滑,其中产出和新出口订单分项指数分别下降2.1和2.3,远远超过整体指数的降幅。在之前,产出增长都大大超过新订单增长。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从去年5月到今年5月,它只有3个月制造业指数在荣枯线以上,其它9个月都在荣枯线以下。这就说明5月份制造业指数低于50,它不是一个暂时的偶然现象,而是最近几年的一个常态表现。”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指出,PMI下降对应的是需求不足,一个是国内需求不足,另一个是出口不畅。

中国今年的出口波动很大,1、2月份出口下降,3、4月有所提升,5月份又下降。王赫认为,这说明出口不稳定、国内消费也疲软,内需不足。

台湾知名财经评论员黄世聪:“再加上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被某些国家取代了。比如说,像越南、印度,或是墨西哥等等,所以导致它的出口的PMI意外下降的状况。这表示中国的出口不佳,内需也不佳。”

台湾知名财经评论员黄世聪认为,PMI是一个经济预期的指标。中国公布PMI收缩,表示它的经济状况悲观。现在中国对外跟主要的交易伙伴之间的关系相当紧张,并且国内经济下滑,就业欠佳,这导致从民间消费,到政府支出,再到进出口都是明显下滑的一个状况。

中共政府提供大量补贴,刺激了从电动汽车到太阳能板电池的产量。这些商品凭借低价和数量优势涌向海外市场,给当地国家的同行业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对一般的出口产品,中共也都给与出口补贴或者政策性免税。

王赫:“它这些措施,它是刺激,通过国家补贴、通过国家的各项支持,使得企业把过剩产能向国外转移,支援加大出口,这样就会造成国外的一个反制。因为中国用低价倾销的话,扰乱了国际经济秩序,别的国家就很恼火。”

王赫认为,中共的这些措施不是一个根本性的解决方法。其实中共应该真正解决的是老百姓消费不足的问题,也就是广大老百姓收入太低问题。因为中国居民消费,比世界平均水准低20%,比美国低一倍以上。中共不去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还在加大产能,使国内供需失衡更大,还造成国外出口的矛盾。

美国5月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总额达180亿美元的高额关税;而欧盟从去年10月开始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倾销关税调查,最近可能将大幅度提高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的关税。

密西根大学的一项长期调查显示,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新出口订单往往与美国消费者信心的总体趋势一致,这表明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很重要。

黄世聪:“在目前的大环境之下,美国对中国的关税的封锁,或者制裁或更进一步;那欧盟这边也会有一些新的措施,这势必会对中国的出口不利。那中国会进行一个反制裁,比如说中国课外面的税,这当然会对中国消费者又是一个影响。”

黄世聪指出,美国针对中共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对中共的政治上的疑虑。如果美国无法在政治上消除对中共的疑虑,中国人的苦日子还会持续。如果中国经济开始有一段大震荡时期,这就会影响到中国的稳定。这也是习近平大力强调安全的原因。

编辑/宋风 采访/常春 后制/钟元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