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民宅频倒塌 中国房屋集中老化 风险巨大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03日讯】近日,安徽、广西都有住房倒坍,导致多人死伤。评论认为,这反映了大陆房市存在规划混乱、设计缺陷、偷工减料、系统性贪腐等问题。

多名龙苑小区的居民向大陆媒体介绍,该小区的房子在2000年前后陆续交付。也就是说,其房龄也就是大概25年。而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一般性建筑的耐久年限是50年,高层要100年,为何这些楼房不到30年就轰然倒下了呢?

旅澳历史学者李元华:“从当时的设计到施工,它都没有真正的按标准去做,或者说在偷工减料。施工标准低,又不检修维护,那么实际上就等于是到处是危房,随处可以倒塌。”

旅澳历史学者李元华谈到,“豆腐渣工程”早已成为中国大陆的一个普遍现象,尤其是钢筋、水泥,偷工减料非常严重,一些刚建成不久的楼房也都倒掉。而出事之后,当局基本也都是为了保政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李元华:“法律法规未必不健全,检修的全有,就各个条文上来讲它都挺齐全,但是它不按着做呀,出了事以后的责任人可以花钱了事啊。它就使得真正问题出来,也找不着原因,也解决不了,所以这种事情只能是越来越多。”

中国的楼房倒塌事件频频发生,仅大陆媒体公开报导的近年就有多起,比如去年11月,江西抚州南丰县一栋7层住宅楼倒塌。2022年4月,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一栋建成十多年的6层居民楼倒塌,官方称造成54人死亡,9人受伤。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表示,虽然有各种建筑标准、明文规定,但中国的很多房屋因为规划混乱、设计缺陷、偷工减料、工程腐败等各种问题,实际平均寿命低于30年。

黄大卫:“部分是由于利益驱使,很多设计单位它们就是要求,这个价格要控制,另外来说,也有跟着领导经常会改变主意,今天这样设计,明天这样设计,又更改又调整,又加又减,就会引起这个建筑方面的一个短期寿命的问题。”

黄大卫提及,在整个工程中,因为贪腐,每一个环节往往都会出现把关不严、敷衍了事的情况,甚至基本就是靠花钱搞定。

黄大卫:“中标之后要需要送礼、需要回扣啊,也会变相地压低了整个工程的要求的就是真正用于建设方面的一个款项,也会导致在应该去施工、去(加强)安全的问题上尽量去压缩,也会进一步导致整个建筑质量的下降。”

对于老旧小区的楼房,中共当局虽然也发文强调要进行维修与加固,但很难落到实处。比如,近日坍塌的安徽楼房所在地就曾进行过三次老旧小区改造。2022年最后一次改造前,本次事故中的死者之一还曾反映过房屋安全问题。

外界关注,中国很多老旧小区的建筑都是砖混预制板结构,抗震能力差,极易出现整体倒塌。这类建筑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对主体结构加固或改造。但在实际项目中,因为贪腐等,对建筑主体的检测和改造很难落实。

李元华:“从建房开始,从这个检修开始,从维护开始,从倒了以后找责任人开始,就是你每一个阶段里面它都存在腐败。那么你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使得最后就看到这个房子、好好的一个房子就倒塌了。”

根据大陆《第一财经》2022年对《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的数据分析,中国家庭住房中,有14.4%建于1990年以前,2000年前建造的则高达35%。

这显示,中国大量住宅正在集中老化,安全隐患巨大。

编辑/李谦 采访/骆亚 后制/Tony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