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习俗:送花神,青梅煮酒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05日讯】6月5日是芒种节气,麦熟、梅红,标志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芒种有送花神青梅煮酒习俗,养生则注重清热利湿,调养心神。

芒种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九个节气,“芒”,指麦芒类植物的收获;“种”,指谷黍类作物的播种。

南宋陆游有诗曰:“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芒种时节,家家用新麦煮饭,麦香四溢;人们在池塘里捞菱角,歌声荡漾。

俗语有云,“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秋收作物要播种,收与播紧密相连,是很多人熟知的“夏收、夏种、夏管”大忙时。

芒种时节民间有很多庆祝习俗,主要有安苗、送花神、打泥巴仗、煮梅等。

随着夏季来临,百花逐渐凋谢,意味着花神即将归位。民间多在芒种这天举行饯花神仪式,感谢花神为世间带来万紫千红,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红楼梦》描绘过芒种饯花神的场景:“(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飖,花枝招展······”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也是煮梅、食梅的好时候。煮梅是不少南方地区流行的芒种传统饮食习俗,已有千年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就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除了食梅、煮梅外,在宁波地区,芒种时节还有吃君踏菜的习俗,当地人认为君踏菜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芒种吃君踏菜不会出痱子。

芒种时节,湿热之气逐渐加重,养生注重清热利湿,滋阴养心。可以吃些绿豆、冬瓜、黄瓜、薏米、红薯、生姜等食材。

北方有芒种吃馓子、芒种面、饺子等习俗,寓意顺顺利利交好运。

芒种到夏至期间,日出较早,日落较晚,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期,也是阴气初生的时期,此时养生要注重养阴。

养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睡觉,尤其是睡好“子午觉”。因为子午时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合阳”之时,在子时23点前入睡,午时11点至13点之间小憩约30分钟,可以养精蓄锐、缓解疲劳,有助于滋养初生的阴气,促进阴阳平衡。

(责任编辑:唐颖)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