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难”高考 家长拼了! 咋选专业更靠谱?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08日讯】大家好,欢迎收看新闻五人行,今天的联合主持人是唐浩、扶摇、秦鹏、金石,还有宇亭。五个人观点碰撞、多元视角,带您走进丰富的新闻世界。欢迎订阅、点赞我们的独立频道。

今日焦点:“史上最难”高考,家长拼了!咋选专业更靠谱?落榜了怎么办?“中国共产党”才是境外势力!2句骗人的“中国话”是什么?两岸文化擦出啥火花?警惕党文化的“韭菜”陷阱。

高考成历劫?专业如何选 命运如何变】

宇亭:又到了一年一度、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考试了。今年中国高考的人数,再创历史纪录,比去年增加51万,达到了1342万人,这也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国高考人数,首次破一千三百万大关。

今年的高考还被称为“史上最难”,光是复读生就有413万左右,而他们竞争的本科招生名额,大约只有450万个,33%的本科录取率。

考生们面临更多的高考人数、更低的录取率,竞争是如此激烈。相关话题也不断登上热搜,旗袍也是拍断了货,家长们穿着旗袍,手举向日葵,期盼孩子们旗开得胜、一举夺魁,连很多爸爸们也放下身段,换上了旗袍装扮,可以看到家长们,也真的是为了孩子操碎了心啊。

问题1:大家有参加过高考吗?没有类似“祈求好运”的经历?

问题2:虽然高考人数创纪录,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似乎没以前那么吃香了,而且现在中国经济持续恶化,青年失业率也居高不下,高学历的人也面临着失业问题。那么现在的高考,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问题3:当然很多人也在批判中共体制下的这种应试教育,认为是在扼杀中国学生的想像力,把他们变成了做题工具,大家好像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大家怎么看?

问题4:对于很多考生们来说,高考是人生命运的重要转折点,但考试完了之后,如何选择专业,也是很现实的问题,是应该按自己的兴趣,还是按照市场的需求呢?

一场考试,无法决定一个人的未来,更没办法决定人生的成败,无论是否能够金榜题名,都希望大家能够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提到高考,语文也是必考的课题之一,而汉语,在不同地区也会有各自不同的特色。而台湾和大陆是否应该语言融合呢?最近成了人们讨论的热点,休息过后,金石带大家来了解。

中国话”还是“台湾话” 您在意语言融合吗?

金石:聊完了高考,我们再来聊一个轻松一点的话题。

我们知道,海峡两岸可以说是同文同种,无论大陆还是台湾,都是说汉语、用汉字。但是,因为政治上几十年的分离和阻隔,两岸的文化、甚至语言风格也发展出了各自的特点,于是有了所谓中国用语或大陆用语,和台湾用语之分。

不可避免的,两种用语也在互相影响着,不知您是怎么看待这个现象呢?

在最近被问到,大陆用语是否应该被视为统战时,台湾文化部长李远说,文化是加法,不是减法,政治是一回事,但文化是包容的,认为没必要刻意排斥大陆用语,他说台湾今天之所以珍贵就在于他的多元,经历过不同的文化洗礼。

问题:

Q1、宇亭、唐浩,身为从大陆出来的人,我还是很好奇,哪些中国用语,也经常出现在台湾的日常生活?

宇亭答:现在因为互联网时代,特别受到购物平台的影响,确实很多台湾人,也在使用中国用语,比如台湾人以前会说“阴谋”现在说“猫腻”,以前说“影片”现在会说“视频”,还有“大概、应该”也开始被“估计”取代了。还有很多有趣的,比如老铁、走心、接地气、小姐姐、家人们谁懂啊、草率了、我太难了、土豆、网红、学霸等等,确实是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词汇,成了台湾民众的口头语。

Q2、扶摇,那又有哪些台湾用语,传播到了大陆去了?

Q3、秦鹏、扶摇、宇亭,大家怎么看这种“语言融合”或“文化融合”的现象?你能接受吗?

我对此开放也保守,一方面,我认为语言与文化的融合是一种必然,但另一方面,一个民族也要坚守自己的传统。

比如我们讲说中国话,你们感受一些名词:佛、佛陀,乳香、没药、琉璃、槟榔、菠罗、榴梿、三明治,披萨、巧克力、咖啡,马拉松、高尔夫球,比基尼、T恤,都是外来语,还有一些词汇为汉语原有的,日本人赋予新含义又传回中国,比如,经济、政治、共和、卫生、警察。

反过来,中国语言不仅影响了其他国家,包括欧美。比如,牛津英语词典中收录了上千个有中文渊源的词,例如大妈,孔夫子,城管,taikonaut (中国宇航员)。

文化也是,中国文化根基是儒释道,其中佛教文化,是完全舶来文化。近代更深受日本、美国等影响,民主和自由理念深入人心。有些中共都不敢否认,写入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中。

美国也是,很年轻,但是根基来自四座古老城市,耶路撒冷:雅典,罗马,伦敦,分别赋予了美国神的律法,民主的教训,共和政体,以及法治的根基,《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再现了《大宪章》精华。

所以,我认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就要有开放的胸怀,包容外来文化中的精华。但是另一方面,有些不好的东西要扬弃,比如共产主义、厚黑学、独裁暴政。

宇亭:首先,我发现有很多用语,比如“洪荒之力”永远的神“YYDS”,这写都是在网路现象下产生的流行语,不能说是中国独有。

2、我觉得在网络时代,中国网民也会翻墙,接触海外的事物。而台湾又是中华传统文化保存比较好的地方,没有经历过中共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传统文化也没有被中共篡改。那么对于中国民众来说,能够接触到留存在台湾的传统中华文化,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天人合一。看到台湾人的善良、纯朴,那我觉得对中国人来说肯定是很好的。

3、那么对于台湾人来说,我很理解,他们在中共的文攻武吓、虎视眈眈下,对中共的渗透的排斥,包括语言因素,以及背后更令人担心的政治问题。我觉得台湾人应该保护在地的语言,比如台语、客家话,还有原住民语言,但是另一方面,也是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了解中国百姓的心声,就需要听得懂他们的语言,要了解中共的本质,也需要了解中共的骗术。

Q4、唐浩,秦鹏,不过,对于明显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那种党八股用语,人们是不是还要保持警惕?

好的,观众朋友对文化融合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和见解,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感谢您收看这期的新闻五人行,下次节目时间再见!

欢迎订阅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bvc-yJ4JQjNGTgFiJIZNA
订阅干净世界:https://www.ganjingworld.com/s/l9VpjYwBmw

新闻五人行》制作组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