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中国逾千家银行分支机构退市 年增三成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11日讯】中国经济低迷,金融风险加大,银行业受到冲击。根据中共官方数据,2024年前五个月,已有一千多家银行业分支机构退出市场。学者认为,中国银行业的高负债、低盈利能力和中共现行政策的挤压,是导致银行大规模关闭的主因。

据中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2024年前五个月,共有1257家银行分支机构退出市场,其中,农商行分支机构527家,占比高41.93%;农村信用社及其分支机构266家,占比21.16%。国有大行分支机构227家,占比18.06%。

此外,还有16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6家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5家农村合作银行分支机构也退出了市场。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在中共当局眼里有三大金融风险,一个是地方债务,一个是房地产,另外一个就是中小银行的风险。中共这几年一直在进行中小银行风险的防范和破解。从前几年开始,地方的专项债里面,专门就拿出了几千亿的资金,用来补充中小银行的资本金。”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指出,中共为了防范中小银行风险,整体上就对银行分支机构施加压力,要它们进行自行裁减组合。所以,今年1月到5月,大量的银行分支机构被裁,而农商行和村镇银行就成为了这次裁撤的重点和主体。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认为,银行现状反映了中国经济出现的问题:第一,因为中共以前的偏重互联网、芯片开发等政策,导致实体经济空心化,而动态清零、贸易战等一系列错误,使得中国经济迅速变得低迷;第二,银行本身已经高负债,盈利能力也比较低,已无法负担银行这么多人的开支。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现在的所谓的经济措施出台,它没有根本解决问题。第一个就是税负过高,包括房地产市场也好,一些民间企业也好,应该大幅度降税、降低企业负担;第二方面来说,应该来说是解除垄断。社会上面,无论是个体的工作的机会,还是企业盈利好的领域,都是由国有企业、机关、公务员队伍来垄断社会资源。”

黄大卫指出,中共所有的救市措施,在没有改变以上问题之前,中国很难走出经济低迷的困局。而经济低迷,银行活动就不可能活跃。

另外,中共热衷于通过手机支付和网上银行支付,推崇数字化货币,这一方面虽然能够方便监管监控,有利于未来推出数字化货币,但这也会导致对银行实体需求的减少。

2022年,河南多家村镇银行爆雷,储户维权又遭到中共暴力镇压。

今年3月27日《经济学人》报导称,中国有数百家银行坏帐飙升,这已成为不定时炸弹,一旦爆炸,后果难以设想。

王赫:“银行系统在中国前些年是什么?躺着赚钱。现在经济下滑,经济动摇,中共要救市,要救这救那,要压缩银行的利息差。这样就导致了风险大规模地向银行聚集。”

王赫表示,现在银行都在裁员、降薪。从股市来看,银行的行情也很不好,几乎没有什么人去买。这与反映了它的经营状况和人们对它的看法。

王赫表示,在中国现在有四千多家银行金融机构,90%以上属于中小型银行,而农商行和村镇银行和城商行是其中的主体。它们抗风险能力弱,经营情况也都不太好。

黄大卫:“它跟地方政府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往往地方政府的一些企业债券,一些他们打招呼的贷款,或者说他们一些政府的债券债务,往往去找农商行进行一个照顾。现在目前中国地方财政压力非常巨大,地方的债务情况非常严重,而农商行往往跟这些风险头寸、风险敞口比较深,所以它们也是利润大幅度减少,不良资产率特别高的一个原因。”

黄大卫指出,农商银行和农信机构,它本身的经营和盈利能力都比较低,业务范围也比较窄。但在过去的互联网金融大时代,它们为了突破业绩的瓶颈,大力在网上发行存款、贷款,它们往往成为违规贷款、违规吸收存款的重灾区,所以坏帐、烂账特别严重。

编辑/宋风 采访/常春 后制/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