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2月02日讯】在高雄美浓及屏东里港的几个社区,居住着来自滇缅边境的少数民族后裔,每逢过年,社区的婆婆妈妈都会自己腌制滇缅风味的腊肉和香肠,是最幸福的过年味道。
将切好的黑猪肉丝,淋上由香料及高粱酒混合的酱料,浸泡几个小后再灌成香肠,不论干煎或是蒸烤,都很好吃。
屏东信国社区第二代居民邓惠芬:“腌了差不多将近2个小时3个小时,我们才去灌(香肠),灌好之后我们就晒,晒的话,我们要晒两天半,因为你要时间,大概是2天半至3天时间,那个香肠会比较Q、比较好吃。”
来自美浓的黑猪五花肉,切成5公分大的肉条,再用天然香料磨成的粉腌制,曝晒后,滇缅风味的腊肉就完成了。
邓惠芬:“高粱酒腌过之后,现在我们用那个盐涂上去,还有那个草果粉、花椒,还有八角腌好了,等一下我再放在袋子里面,放在冰箱,明天再拿出来这边给它穿头,这样直接挂起来就可以吊,晒个一个星期。”
滇缅料理常运用大量天然辛香植物提味,在地人总是说,“没有香草,就做不出家乡味”,因此,家家户户庭院都会种一些香草植物,这些都是滇缅菜不可或缺的灵魂,过年过节能吃到传统家乡味,也让在台的后裔族人能传承年味。
邓惠芬:“这个腊肉可以炒蒜苗、直接蒸来吃都很OK,因为过年的年节,我们外省人一定少不了这些腊肉、香肠、熏肉,所以这就是我们的过年的美食,算美食,以前小时候很穷,能吃到这些腊肉、香肠是很幸福的事。”
屏东信国社区第三代居民钟沛辰:“小时候我们吃阿婆做的吃到大,可是阿婆他们比较早离开,其实有些东西真的都是失传了,找不到那个味道,所以就是妈妈会做,其他的阿姨也会做,所以自然而然就想说这味道我们可能以后吃不到了,一定要把它保留下来。”
每逢黄历过年,子女从外地返乡,老一辈的婆婆妈妈都会忙着烹煮传统年菜,家乡的味道或许在每个人心中都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都能带来属于自家的温暖和幸福年味。
新唐人亚太电视林美华、李涓榕台湾屏东采访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