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2月23日讯】近日,中共五大部门联合出台“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试图整治消费环境,扩大内需。这个方案能否奏效?
中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和文旅部等五大部门2月17日联合印发了“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
方案提到,在2025到2027年,3年期间,将实施“消费供给提质、消费秩序优化、消费维权提效、消费环境共治、消费环境引领”五大行动,目的是“提振消费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这些年经济不好,老百姓的收入下降。老百姓消费不消费的话他有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没钱消费,第二个是有钱不愿意消费。没钱消费这个问题呢,它的三年行动方案是解决不了的。价廉物美还是能够刺激一部分消费出来,但问题是你怎么能够做到价廉物美?”
王赫表示,中共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GDP增长了5%,但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增长了3.5%,显示消费不足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近三年来,“消费降级”成为中国网络热词。日本一家智库1月发布报告,对3000名中国受访者进行调查,有80%的中国消费者认为自己陷入了“消费降级”。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教授孙国祥认为,中共当前面临内外多重压力。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教授孙国祥:“内部问题,(包括)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危机、就业市场疲软、企业信心不足、消费降级;外部挑战,(包括)美国川普政府可能回归与加强加强关税战、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共)化、高科技的封锁、外资撤离。
“单靠‘优化消费环境’无法真正提振消费,因为影响中国大陆经济的核心问题,是结构性问题。”
此外,中国消费市场环境存在着的长年问题,比如景区宰客、食品安全等等,也一直没有解决。
王赫:“中共这些职能部门长期都是渎职不作为,现在在压力下又搞个运动执法。那么它能不能起到效果?老百姓买不买账?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新唐人电视台记者唐颖、高玉、特约记者骆亚采访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