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4月15日讯】台湾歌手到大陆移植心、肝之后,大陆摘取早产儿器官又引起舆论质疑。台医生指出相关论文中七大疑点。香港作家直接质疑是否“养殖胎儿取器官”。
歌手TANK(吕建中)到大陆接受心肝联合移植手术,再度引发台湾民众对中共活摘器官罪行的关注。随后媒体又聚焦大陆医生早年在《美国移植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论文内容是报告将新生儿肾脏移植给成人的案例。
大陆医生摘取早产儿肾脏七大疑点
周日(4月13日),台湾奇美医院加护医学部主治医师陈志金发文说,“某艺人是否运气这么好,可以同时获得心肝移植,不在此篇的讨论范围,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议题是‘早产儿捐肾给成人’。早产儿的肾脏这么小,真的可以捐给成人吗?这个不是传言,而是事实,是已经发表在国际医学期刊的‘案例’,就是2023年这篇(林静仪分享),极低体重29周早产儿‘捐肾’给成年人的论文,近日引发广泛讨论。”
周六,台湾妇产科医师、卫生福利部政务次长林静仪在脸书上发文表示,大陆医生2023年曾在《美国移植杂志》上发表论文,内容是用极低体重早产儿作为肾脏捐赠者(两个都是女婴)的个案报告。【香港报导:大陆医生摘早产儿器官 台卫生官员:让我翻胃】
陈志金说,“论文的标题强调的是‘最低体重和年纪’的器官捐赠者,似乎把这个视为一项医疗上的重大‘突破’或‘成就’。而目前在台湾大家讨论的是,这当中有没有伦理的问题?有没有非自愿的问题?有没有牵涉到买卖的问题?是否是计划性、系统性的进行?早产儿是否有受到积极的抢救?”
“两名大约29周的早产儿,体重都还不到1.2公斤,两例都不是‘脑死’后的捐赠,而是在‘撤除维生’后‘心跳停止’后的捐赠,‘被宣告无法救治’……父母在婴儿出生2、3天就‘接受撤除维生’。是的,论文中写的是‘接受’而非‘要求’,这表示,是‘被动’的‘接受建议’吗?有没受到什么压力呢?”
接着陈志金提到,“第一例早产儿的两颗肾脏加起来才24克,捐给一位75公斤的‘34岁’、‘没接受过洗肾’的年轻女性;第二例早产儿的两颗肾脏加起来才27克,捐给一位46公斤‘25岁’、洗肾六年的年轻女性。这样的情况对于台湾的医疗来说,是‘非常无法想像’的事。”
陈志金随后提出四点令人“细思极恐”的质疑,“首先,在现代新生儿加护病房照顾之下,29周的早产儿,是有很高的概率可以健康长大的。即使是病情很不乐观,对于‘满心期待新生命到来’的父母来说,放手是很困难的事,通常就是‘救到底’。能够在出生不到3天,就做出这么艰难的决定,到底是不是有人‘故意引导’?还是中国的生命教育,让父母就这么的‘听天由命’?抑或父母无法负担继续治疗的费用,不得不做这样的选择?”
“第二,受赠者都很年轻,洗肾年龄都很短,有一位甚至还没洗过肾?这个我们真的无法想像!是中国等待换肾的人很少?还是肾脏来源很多?让她们的等待顺序可以这么快排到?还是她们太幸运了,这两名早产儿,就只能配对到她们?没有洗过肾,就能够换肾?这个很难想像,不免让人想到,是不是有经过什么‘刻意’的安排?”
“第三,器官捐赠,从通报、配对等等作业,都需要时间,这样的效率,如果没有‘提前准备’,真的是很惊人!”
“第四,最后,有注意到吗?两位早产儿都是女婴,这是不是只是一种巧合?这或许对他们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还是无法讨论的事?但是,在自由民主的台湾,相信有很多医疗人员,心中都存在着许多无法理解的事,打这篇文章的时候,心情真的是无比沉重……”
最后陈志金还分享了台大医院小儿部陈倩仪医师提出的两个疑点,其一为“早产儿‘没救,但是肾脏可以用’,这件事是极不可能存在的事”,其二为“早产儿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血让她在出生后才去做配对”。陈志金分析,第一点“要不是早产儿是在健康情况下被摘器官,就是论文造假”,第二点“则是有可能事先就配对好了”。
在此之前,林静仪也引述美国儿科医生的文章,指出上述大陆论文中的一大疑点,即论文中提到其中一个早产儿“血压低”、“瞳孔微弱光反射”的状况并未到濒死,“我们对于这么早撤掉早产儿的维生设备的决定感到质疑”。
香港作家质疑大陆“养殖器官”
香港作家冯睎干周日也在脸书发文,自己也找到湖南医生2018年在《美国移植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内容同样是从体重极轻的婴儿身上抽取双肾进行移植。
冯睎干说,“内文有一段好像若无其事的话,完全令我看傻了眼,以下是一字不改的引述:
“Fortunately, infant donation for organ transplantation in China has the potential to expand the donor pool. China has a large population with an infant mortality rate of 1.393%, which offers a large number of potential donors. Young parents are also more receptive to organ donation because they are less beholde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restraints. These factors have led to a higher rate of infant organ donation than adult organ donation.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of renal grafts from infant donors can narrow the gap between organ supply and demand.
“中译如下:幸运的是,在中国的婴儿器官捐赠移植,有望扩大捐赠群体。中国人口众多,婴儿死亡率高达1.393%,这提供了大量的潜在捐赠者。年轻父母也更容易接受器官捐献,因为他们较少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这些因素导致婴儿器官捐赠率高于成人器官捐赠率。提高婴儿肾脏移植的使用率,可以缩小器官供需缺口。”
冯睎干表示,“起首的那个‘Fortunately’(幸运的是)简直触目惊心——中国论文的数据可以做假,但语调态度一定是真的。试想,是在什么样的文化沾染下,一群医师才会以推销员口吻,用‘Fortunately’作开场白,将中国婴儿死亡数量之高视为‘货源’充足的利好因素,借此展示自己国家的器官移植业有光明前景呢?你看他们公开发表论文时,也可以毫不掩饰地自鸣得意,那种口吻,仿佛婴儿只是原材料,死得越多那个‘工业’就越兴旺,就知道实际操作只会更阴暗。”
冯睎干质疑,“以婴儿器官进行移植,英、美等西方国家都有,但比例甚低,早产婴更少之又少。中国在这方面真可谓‘超英赶美’,难怪沾沾自喜。许多年来,他们致力研究‘收割’体重超轻的婴儿,是否为了加快‘养殖’速度呢?”
实际上,冯睎干怀疑的“养殖器官”的产业链可能已经存在。大陆代孕产业已经出现为摘取器官而“定制胎儿”的“业务”。
泰国媒体今年3月曾报导,泰国数百名女子被中国犯罪集团骗至乔治亚囚禁,并被迫代孕或被取卵。其中一位代孕女子逃出后,还被一名中国女子纠缠。这名中国女子声称,自己的儿子患有血液疾病,需要这名代孕女子腹中的胎儿,为儿子提供备用器官。【相关报导:代孕胎儿被预定为器官供体 中共活摘产业链超恐怖】
(记者尚传综合报导/责任编辑:徐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