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4月28日讯】韩国《中央日报》报导,近期两位韩国半导体、电池、量子领域的顶尖专家,已被中国大学挖角,成为中共突破科技封锁的新力量。
其中,全球知名纳米碳管(CNT)专家、韩国成均馆大学客座教授李永熙,目前受聘于中国湖北工业大学,任半导体与量子研究所教授。
李永熙曾长期在纳米碳管、石墨烯、水分解催化剂、二维半导体等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自2018年起连续入选全球前1%高引用率学者。
另一位被挖角的专家是理论物理学家、前韩国高等科学研究院(KAIST)副院长李淇明。他在2024年退休后,加入了中国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BIMSA)。
报导指出,两人曾被韩国政府评为国家学者,在基础科研领域地位极高。但退休后,因在韩国未能找到合适职位,转而赴中工作。
为了吸引顶尖人才,中国的大学提出了丰厚待遇。湖北工业大学开出年薪26万人民币,提供住房、创业资金和先进设备,还成立了低维度量子材料(LQM)研究所,专攻半导体与太阳能电池领域。
首尔一位工科大学教授透露,中国大学的挖角方案就像旅行套餐,不仅给高薪,还打包欢迎整个实验室迁移。
他表示,自己因为承担韩国国家项目而没有接受,但中共提供的研究环境非常诱人。
与此同时,近日在韩国理工科领域,来自中国的邀请成为热门话题。尤其是电机电子、材料设计等专业,拥有半导体相关专利的教授,纷纷收到中国高校邀约。
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之际,中共通过高薪挖角、优化研究环境,加速推行研发强国战略,试图突破美国对先进半导体技术的出口限制。
这一动向,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后续发展仍值得继续跟踪。
《新闻直击》制作组
(责任编辑:刘明湘)
本文网址: https://cn.ntdtv.com/gb/2025/04/28/a103980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