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中国内需不足 北京上海消费暴跌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4月28日讯】中美贸易战日趋升温,中共媒体一直在鼓吹,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是叫阵美国的王牌之一,然而最新统计显示,全中国最富裕的两大城市北京和上海3月消费显着下滑。

中美关税战以来,中共宣传一直在鼓吹扩大内需、“出口转内销”,但真的可行吗?我们先来看一项数据。

3月份,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北京当月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大跌9.9%至1049亿元,跌幅接近10%。

其中,餐饮收入在去年3月下降6.5%的基础上,今年3月继续下降3.1%,说明北京的整个餐饮业这两年非常不景气。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教授孙国祥:“因为服务业高度依赖内需,消费疲软意味着一些企业裁员或者是减少招聘。收入的停滞,就业困难,物价上涨,但消费受压,长期积累会引发社会的不满,增加不稳定的因素。”

通讯器材、文体办公用品、汽车零售额3月也纷纷下降;日用品和化妆品零售额分别下降了13%和10.9%。

孙国祥:“尽管中国政府强调内需市场的底气,但一线城市的消费疲软,暴露出中国国内需求并不如官方宣传的那样强劲。尤其是北京上海作为中国消费力最强、外资最集中的城市,他们的消费下滑对全国市场有明显的示范和警示的作用。同时,这也说明了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结构性问题,都没有办法在目前得到有效的解决。”

在中共所谓“两新”政策,也就是消费补贴范围的家用电器零售额也下滑了6.7%。这凸显出所谓的“两新”政策在北京效果并不好。

孙国祥:“政策无效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信心不足,再加上高负债,再加上资产下跌,再加上结构性的人口问题。那内需不足的后果会导致中国经济放缓,财政恶化,就业困难,社会风险上升。”

而上海3月份的商品零售总额为1280亿元,比去年3月的1491亿元,大幅下降了14.1%。

上海民众王女士:“人少了呀,原来在上海打工的企业撤离,尤其私人企业关掉了好多,原来上海人多,尤其像上海、广东、深圳那种外资企业多一点的,人口都减少了,单位撤掉很多,也都生存不下去,尤其小老板,小的私营企业关掉好多。大环境不好嘛,人家都生存不下去了,都关掉了,难做了。”

上海民众王女士表示,现在上海很多人失业找不到工作。年轻人都不婚不生,彻底“躺平”。

王女士:“年轻的人就是有工作也不是什么好,要不然大学毕业生都去送外卖了,很难找工作。私营企业少了,国有企业都是有头有脸的,七大姑八大姨有关系的,进的去。一般有本事的,要进好一点的国有企业是很难的。所以一般没钱没势的老百姓的子女要找一个好工作是难上加难,很难的。”

参考1月至2月份的数据,上海的餐饮收入下降了4.3%;汽车零售额下跌了19.4%,家用电器零售额下降了4.7%,但通讯器材零售额有所增长。

王女士:“反正我们自己的感觉,有的东西水电煤气,就是你必须要用的,他就能涨价。水电煤你不能不用,价钱涨得很高的,但是有些可用可不用的,这种价钱降得很厉害啊。”

前俩月,上海日用品零售额下降了2.4%,但化妆品零售额增长了2.8%,粮油食品也涨了9%。

王女士:“反正外地已经有的养老金发不出来了,据说现在全国除了上海还有一点盈利,其它基本上都是亏本的,所有城市。还大撒币,到哪个地方去就撒掉多少,所以人家都意见很大,都是纳税人的钱,说撒就撒掉了。没办法,他们有钱。”

王女士表示,现在大环境不好,全民都在省钱过日子。

编辑/孟心琪 采访/易如/Tony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