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老鼠人”成中国年轻人“躺平”升级版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07日讯】最近,有关“老鼠人”(Rat People)的话题和视频在大陆社交平台走红。评论人士表示,这是中国年轻人把“躺平”提升到了新高度,背后反映出来的依然是在中共统治下对现实的不满和软性反抗。

视频:“ 16:00眼珠子一转,准备起床。 刚更新的电视剧,追!开始刷抖音emo小视频。凌晨1:00,困了,晚安!励志明天一定要努力。”

最近,“老鼠人”的生活vlog迅速在大陆互联网走红。根据影片,大部分“老鼠人”日夜颠倒,过着没有抱负、甚至不怎么工作的生活,要么睡觉,要么玩手机,除了吃饭、上厕所,没有什么其它需求和目标。

然而,这种所谓低能量、摆烂、拖延症的生活状态,却引发诸多网友共鸣,主动认领“老鼠人”的称号,有关话题在全网播放量近20亿次。

旅澳历史学者李元华认为,这一现象反映出当今中国社会民心低落。

旅澳历史学者李元华:“老鼠人他表现的状态是颓废,这只是他表面,内在里是年轻人对这个社会、对这个政府不抱希望。他们用这种摆烂式的,自我放弃式的,不消耗自身任何能量的,只是维持生活的这么一种状态,来表达他们的这种软性反抗。应该说是一种悲愤式的放弃,我不要太累,因为我累是没有用的。”

原大陆教培老师耿陆弢表示,十年前自己还在四川音乐学院上大学时,就已经感受到身边室友“老鼠人”的状态了。而疫情之后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核心背景就是失业率高、内卷严重、前途无望。

原大陆教培老师耿陆弢:“就很颓废,这是一方面。另外也是一种无声的抗议、软性反抗。不像是上街抗议那种,而是更像那种,哎,我不玩了,我就退出,我就摆烂。你们要我奋斗啊,要我买房买车呀,结婚生娃,但是我做不到,那我就只能做一个老鼠人啊,我自己活着就好,其他的就没有什么要求。”

英国留学生郭宇轩认为,“老鼠人”的流行,反映的不仅是个体的疲惫和无力感,更是对社会系统性问题的隐性表达。

英国留学生郭宇轩:“共产党党内腐败不堪,长期缺乏透明、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使得众多具备能力与理想的青年难以获得发展机会。疫情期间实施极端封锁政策,让世界看清了中共政府的真正面目,导致大批外企撤离,进而导致年轻人就业状况差,失业率上升,经济持续下滑。最近中国又对美国采取强硬态度打关税战,贸易局势进一步加剧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压力,而真正承担后果的是最底层的普通人。”

早在2015年左右,中国就出现了所谓的“鼠族”,北漂的民工与外劳在高房价、没有北京户籍的限制下,想要拼命留在北京却又住不起地面上的房子,只能像老鼠一样,在地下室、桥墩下、废弃建筑的缝隙之间窜动、讨生活,为所谓的“中国梦”燃烧生命,却又被贴上“低端”标签而驱赶。

而如今“老鼠人”一词的走红,让人不禁回忆起那群“鼠族”的生活。

耿陆弢:“之前的鼠族,不管怎么差,他们是能看到希望,或者说打拼打拼是有未来的。但是现在的这些老鼠人,就是没有未来,没有希望。再放眼未来十年,今年还是最好的一年。”

耿陆弢说,“老鼠人”的生活态度对中共的统治也有很多负面影响。

耿陆弢:“往往这个内部的敌人才是最大的问题。当他们都不信了,不受控制了,那他们的这个思想,他们这个行为也就不受约束了,这就会对它的统治造成很大的影响。”

而郭宇轩认为,纵观历史,中华民族的血性没有变。如今中国年轻人这种沉默的状态,可能是来自对现实的清醒认知。

郭宇轩:“中共的谎言已经到了荒谬绝伦的地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觉醒,很少有人愿意继续配合中共,奉献自己的一生让中共政权受益。”

郭宇轩表示,这或许也是中共走向终结前的一个强烈信号。

编辑/王子琦 采访/易如 后制/钟元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