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15日讯】观众朋友好,欢迎收看《新闻直击》。今天是,美东时间5月14日,星期二。
今日焦点:美国核基地隐藏格陵兰冰层下数十年;为何川普关税没有“乘胜追击” 数据揭示原因;川普政策生效 食品杂货价格现五年来最大跌幅;“吃草”也要对抗川普?克强“地摊经济”回来了;巴菲特首次透露为何退休。
【美国核基地隐藏格陵兰冰层下数十年】
美国冷战时期在格陵兰岛冰层下建造的一个名为“世纪营地”的核基地被重新发现。
据《华尔街日报》5月14日报导,NASA科学家查德·格林(Chad Greene)的团队,在2024年12月,用雷达探测到了冰层下的隧道和建筑群。
这是五角大楼当年的一个名为“冰虫计划”的核基地遗迹,该计划旨在建立核导弹发射场,并储存600枚导弹。整个基地由核反应堆供电,包括21条隧道,可供200名军人生活。
该基地于1959年部分建成。但在1967年,因为冰盖不稳而最终被废弃。现在它仍被埋于100英尺(约合30米)的冰层下面。
此前,这个基地一直对外公开为研究设施。其军事目的在1996年被解密。
美国是根据1951年的美丹条约建立了这个核基地。冷战时期,美方在格陵兰共有17个基地,驻军1万。现在在格陵兰,美军仍有皮图菲克太空基地,驻扎人员不足200人。
【为何川普关税没有“乘胜追击” 数据揭示原因】
美中在“日内瓦会谈”两天后,就迅速达成了临时贸易协议,令外界普遍感到惊讶。
很多人认为,川普应该“乘胜追击”,不该对经济已受重创的中共降低关税,这会给其喘息机会。但相关数据显示,川普展现出其进退自如的灵活性,有其背后的道理。
“今日美国”周三(5月14日)发表了一组数据,揭示了在美国商店中,中国制造的日常家具用品等商品,已占据了垄断地位。
比如,中国产厨房锅具的占比,达到了惊人的90%,其次是炊具和冰箱,高达87%,不过洗衣机和干衣机的比例还算较低,为30%。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字仅显示了从中国直接对美出口的规模。如果加上从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转口,或“洗产地”对美出口的中国商品,整体规模将更为惊人。
此前,川普总统曾多次谈到,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制造业会让美国再次伟大”等等。但在商店中的日用品已几乎全是中国制造的时候,对关税实施一刀切,很可能会导致日用品缺货,物价混乱。这不是川普想要看到的。
实际上,具体执行川普关税策略的美国财长贝森特已经非常明确地进行了说明。在周一(5月12日)接受CNBC的《Squawk Box》节目采访时,贝森特表示:“我们不想要与中国(中共)的全面脱钩。”“我们真正想要的是战略必需品的脱钩。因为在Covid疫情期间我们无法获得这些必需品。比如半导体、医药和钢铁。”
【川普政策生效 食品杂货价格现五年来最大跌幅】
川普政府的政策正在生效,4月美国食品杂货价格降到了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鸡蛋价格更创下40多年来的最大跌幅。
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周二公布的数据表明,六大食品杂货价格指数中有五种下降,非酒精饮料是唯一上涨的。其中,一打“A级鸡蛋”的平均价格当月下跌逾12%,为1984年以来的最大月度跌幅,也是自去年10月以来首次出现月度环比下跌。肉类、家禽和鱼类价格下跌1.6%,谷物和烘焙食品价格下跌0.5%。
2021年,拜登总统上任时,一打鸡蛋的价格不到1.5美元,但他离职时,一打鸡蛋的价格接近5美元。川普政府将降低鸡蛋价格作为其首要任务之一。
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4月时预测鸡蛋价格很快就会开始下跌。美国增加了从韩国、巴西和土耳其等国的鸡蛋进口量,并在几年来首次提高了国内产量,大量增加的供应逐渐降低了价格。美国农业部周一宣布,2026年美国鸡蛋产量将超过90亿枚。川普政府也承诺拨款10亿美元帮助农民对抗禽流感,并开始调查国内鸡蛋生产商是否人为地提高了价格。
【“吃草”也要对抗川普?克强“地摊经济”回来了】
近日,一则关于中共将全面开放“地摊经济”的消息引发关注。在面对川普(特朗普)关税压力,中共媒体一直推动“吃草也能活”的舆论背景下,习近平一改此前坚决反对的态度,大力推广李克强生前提出的这个“草根”措施,被认为中共真的已经“黔驴技穷”了。
博主“新闻调查”5月14日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帖写道,“国务院最新决定:我国将全面开放地摊经济,城管协助无条件为群众服务,让百姓生活困难人群,找到谋生之路,不再肯凉拌头。”
“地摊经济”是李克强在担任总理期间提出的,甚至把它形容为中国的烟火气,称其是稳定就业、活跃经济、帮助底层民众自救的重要方式。
当时,在疫情冲击、就业困难的大环境下,李克强提出这套思路的目的,是试图用小成本、低门槛的方式,激活基层经济。
但“地摊经济”很快遭遇习近平系统内部的集体“降温”甚至抵制。有分析认为,习近平的人马将“地摊经济”看作是李克强“另起炉灶”“争夺话语权”的政治手段。
于是,各地政府也迅速“理解上头精神”,实施了撤摊、查摊、封摊等措施;中共官媒也一边假装支持,一边频频发出“地摊等于乱象”“经济不能退化”的调子。
现在,美中关税战使得大量中国外贸行业及工厂倒闭,无数人失业。被官方归入“灵活就业”的摆地摊数量突然增多,而且摊主更趋年轻化。中共现在放出开放“地摊经济”的消息显示出,面对经济困境,北京的确已经“前驴技穷”了。
但有地摊摊主表示,地摊内卷非常严重,底层民众生活变得越发辛酸,难以为继。
5月6日,一位摆摊卖凉粉、凉面的年轻摊主发视频表示,摆地摊现在卷得很厉害:“这么小的地方,这点人流,卖凉粉凉面的就有七家。”
一位网络博主发文说,不是年轻人不想花钱了,而是真的没钱了。公司裁员,行业寒冬,不是他们想摆摊,而是打工根本活不下去。
他还指出,“地摊经济”根本不是出路。一条街十个摊位,八个卖烤肠的,生意好的时候一天才挣几十元。而且城管一来,全部没收,白干。这点钱也不够交房租。
此前,中共当局一再放出恨话,以中国人“吃草也能活一年”来坚决对抗美国的关税战。由此可见中共极权对国民生命的无视,对维护关税壁垒,拒绝进入世界自由市场,以及遵守国际准则的决心。
【巴菲特首次透露为何退休】
在5月3日的伯克希尔2025年度股东大会上,传奇投资人巴菲特(Warren Buffett)宣布,将于今年12月卸任CEO,并推荐非保险业务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Greg Abel)接任。
据《华尔街日报》5月14日报导,现年94岁的巴菲特在接受采访时,首次公开了自己退休的原因。
此前,巴菲特一直无法准确指出,具体何时会将公司的控制权交给阿贝尔。
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巴菲特说:“没有一个神奇的变老时刻,你怎么知道自己在哪一天变老?”
但近年来他注意到,继任者每天的工作充满活力,而自己的节奏逐渐放缓。两人工作速度差距日益明显。
他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办公室通过电话表示:“不知为何,直到90岁我才开始觉得自己在变老。但一旦开始变老,就不可逆转了。”
巴菲特透露说,在过去的一年里,他更多地出现了偶尔失去平衡的情况;有时会记不起人名;报纸上的字看起来像是墨水不足似的。这些感受促成了他的辞职决定。
在他宣布辞职之前,很少有人提到这个话题。许多人以为,巴菲特会干到去世。但巴菲特说,他从未觉得自己会终身担任首席执行官。
他说:“只要我认为自己比别人更有用,我就会继续做首席执行官。我也没有想到会干这么久。”
虽然承认年龄削弱了一些能力,但巴菲特认为,自己仍保有作为投资者的最珍贵的天赋。
他说:“对比20年、40年或60年前作出的投资决策,我现在依然游刃有余。在市场恐慌时我仍然有用,因为我不因价格下跌或他人恐慌而恐惧。”“这与年龄无关。”
在退休后,巴菲特仍计划继续到奥马哈办公室上班。
他笑着说:“我不会待在家里看肥皂剧。我(对投资)的兴趣依然如故。”
感谢您,收看本期的《新闻直击》,我们,下期再会
《新闻直击》制作组
(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