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山葵复育成功 盼“绿金”产业复苏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15日讯】山葵台湾嘉义县阿里山乡的特有作物,受山区水土保持限制,2017年全面禁种后消失。近几年,阿里山社区在不影响环境前提下,推动山葵复育,让“绿金经济”重现往日风光。

小小一根山葵,台湾俗称“哇沙米”,过去曾是台湾高山农业的代表作物之一,如今在各方的努力下转型拼“下山”,从海拔2000公尺移种到1500公尺区域,以智能温网室栽培,复育山葵成功。

嘉义县长翁章梁:“我们希望透过山葵复育能够上这个产业成功,同样可以养活很多我们原住民朋友,包括天他们家庭的发展,所以这个产业非常重要,这个产业不只是文化,它涉及到是更大的经济,所以我们希望它可以成功。”

山葵有“绿金”美名,过去以鲜食根茎出口价格高昂,山葵除了一般大家熟知的根茎可磨成泥鲜食外,其实全株都能食用,具全株经济价值,在智能温网室整个育苗的过程面临的问题很多。

阿里山原住民山葵生产合作社理事主席安淑美:“我们适应温度,就是温度、湿度,还有亮度、宽度,所以我觉得喔不是那么简单,而且我们还要学习操控那个智能系统,我们要熟练它。”

翁章梁:“我们现在努力的让它可以复育成功,要复育成功刚开始很重要的种苗,所以我们现在就弄一个育苗场,希望育苗场未来培养出健康种苗。”

嘉义县跨域共同合作,重启山葵产业,带来的部落经济,也提升产业的价值,让山葵能继续成为阿里山的象征。

新唐人亚太电视方雅娴、柳燕旬、赵扬台湾嘉义采访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