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经济太差消费降级 上海推商户“轻微免罚”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16日讯】作为中国消费风向标的上海,今年的经济表现比往年更低迷。近日上海市政府推出所谓的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措施,借此提振市场信心,但外界对此并不看好。

中国经济正在承受巨大压力,在中共高喊“保就业”之下,地摊经济再度受到重视,连上海市政府现在也开始改口宣称,“地摊经济”代表的是市井“烟火气”。

5月8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优化营商环境相关的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锁定街头经济

旅美中国维权律师吴绍平:“那它想挽救的是它的经济,那反过来说明什么呢?说明上海的经济遇到了重大问题,整个上海经济,经济的形势相当的严峻。所以他们才想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恢复这些企业主的信心,恢复市场的信心。但是能够用吗?这就是问题之所在。”

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副主任、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张永刚在会上表示,目前全上海已设置流动摊位的“特色点、疏导点、管控点”964处。

其中,在划定区域内设置的外摆位、夜市等特色点479处;在民生服务暂时供应不足区域设置的疏导点427处,以销售自产农副产品为主的管控点58处。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DAVY J.Wong):“因为政策的信心来自于可预期的与稳定性,不是靠今天放宽、明天严管的补救措施。地方的方法去做的话,可能有短期性的效果,但只会被市场解读为经济压力太大,才不得不松口。”

对于街区的监管,张永刚宣称,接下来将推进所谓的“轻微免罚”等监管工作。

吴绍平:“那你只是城管对不对,你还有公安,还有税务,还有工商。总之,中共的各个部门都有办法管到你。中共的这些官员的贪腐问题又非常严重,又有趋利性执法的问题,为了保证自己的收入,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手伸出去。”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陈彦峰表示,在上海300多万的经营主体中,近9成是中小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当前经济情势下,让这些经营主体存活下来非常重要。

吴绍平:“但是你管,你还是管,还是不断地骚扰企业,我通过我的朋友就了解到,他们的企业经常面临各种罚款,乱检查非常之多。”

黄大卫:“上海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是作为经济主体,他们面对的不是罚单,而是更加厉害的税赋、社保的压力、租金与贷款的压力。当然放宽了行政处罚,但是没办法去解决他们最核心的现金流困难。

在行政检查方面,上海市发改委主任顾军声称,将推动各行业建立所谓的“无感监管”“无事不扰”双清单,实现检查减量提质不扰企,“或起码少扰企”。

黄大卫:“所谓的‘无感监管’与‘不扰企业’,其实关键是要看它有没有配套的法律,与责任追责的机制来约束那些司法人员。要是说没有的话,就只能说是一种口头上的口号。”

上海历来是中国消费市场的标竿,然而今年却出现比往年更低迷的消费降级现象。

据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一季度,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3月份,上海商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月大幅下降了14.1%。

黄大卫:“目前的政府的措施可能很难提振消费,那么接下来的话可能就会导致税收锐减,商户的运营困难,社会信念进一步来说就是有下行压力。”

五一小长假在中国被称为“黄金周”,但上海一位知名博主披露,五一期间,上海人只到旅游景点打卡,不消费。

吴绍平:“这个不消费并不是老百姓有钱不花,而是他们经济收入来源整个受到影响,他们没有那么多钱去花,这是非常直接和重要的一个原因。”

目前这种消费降级的现象不仅发生在上海,全中国很多地方都出现类似现象。

编辑/孟心琪 采访/易如 后制/高玉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