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银行纷降利率 活期存款利率近零 分析:经济所迫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23日讯】近两天,继中国各大国有银行宣布降低利率后,九家股份制银行也相继发公告降利率,活期存款利率仅为0.05%,已接近于零,分析人士认为, 中共当局此举是现实经济状况所迫,但是不一定有效果。

5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5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期以上LPR为3.5%,1年期LPR为3%,均较前期下降10个基点。

同日,中国国有六大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邮政银行)和招商银行宣布即日下调存款利率、最大降幅25个基点。调整后,期存款整存整取的1年期利率降至0.95%至0.98%、跌破1%关卡,活期存款利率下调至0.05%,接近零利率水平。

5月21日,平安、浦发、中信、兴业等九家股份制银行纷纷跟进,下调利率,幅度为5至25个基点 。

根据各银行公告,利率调整呈现差异化特征,基本情况是,活期存款利率统一下调5个基点至0.05%;定期存款呈现期限越长降幅越大的特点,1年期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1.15%,2年期普遍降至1.20%(民生银行为1.15%),3年期和5年期利率则大幅调降25个基点至1.30%和1.35%(中信银行3年期为1.25%、5年期为1.30%)。

此举在大陆网络引发热议,话题“活期存款接近零利率,会不会有负利率的可能?”成为网友热议焦点。

“活期利率快归零,以后存钱是不是得倒贴钱?”“按印度这种打死不发钱,又通缩又滞胀,内循环拉不起来的情况下,我看未必”。

大纪元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员王赫对新唐人表示,此次中共当局选择降利率,是当前经济形式所迫,但是不一定有效果。

王赫分析,此次中共当局降低利率,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中国银行业经营困难,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是存钱和贷款利息差,由于中国近几年经济状况持续下滑,贷款利率一直下降,存贷款利息差很低,中国银行的坏帐率一直很高,现在银行的收益率已经低于坏帐率。

第二,中国人不消费,普遍存钱,居民储蓄额不断上涨,特别是从疫情以来,大幅上涨,基本上每年增长10万亿左右,2024年,住户的存款增加了14.26万亿,今年前四个月,就已经增加了7.83万亿元,四个月就超过了去年全年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当局想要通过降息逼着居民去花钱和消费。

第三,中国人现在普遍存钱的原因是,过去有很多投资机会,民众可以买房、买各种理财产品,但是,现在,房价垮了,股市也不断的跌,各种基金暴雷,经济动荡不已,民众没有投资渠道,只能把钱存在银行里,哪怕是零利息,也不花钱。

第四,中国现在通货紧缩,尽管利率下降,钱的价值其实增加了。

王赫预言,即使利率进一步降低,民众也不会去花钱,当局的目地可能落空。

大陆网友也说,即使变成负利率,也不回去花钱消费,“负的就负的,顶多是不把钱存银行了,真以为现在人不花钱是在乎那点利息啊?”“中国人即使负利率也不会把钱拿出来消费的,只会放在床底下,而同时银行体系也会出问题”。

(记者李郦采访报导/责任编辑:林清)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