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05日讯】随着经济持续下滑,财政日渐枯竭,中共当局使尽手段增加“非税收入”,最近,中共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普遍增加了罚款数额,引发关注。
6月27日,中共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在中共人大常委会通过,该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引人注目的是,该法修订中罚款数额普遍增加。
根据修改后的法律条款,绝大部分罚款数额较之前的规定上涨了一倍,如从之前的罚1,000元涨到2,000元,从之前的罚500元增加到1,000元。
还有几项规定,罚款数额上涨了5倍至10倍,如伪造、变造、买卖公文、证件、票证的,违法设立社会组织的,之前规定罚1,000元,现在罚5.000元;如强迫交易的,违法出租房屋的等,之前罚500元,新规定罚5,000元。
另外,新规规定,公安派出所可以直接开1,000元以下的罚单,之前规定是可罚款500元以下。

对此,网友批评,“财政压力大,没有想着开源节流,源头解决问题,而是加大非税收收入,呵呵呵呵,黔驴技穷貌似这样来的吧”、“以罚代管凸显了法律的无能和金钱至上的管理手段”。
近几年,中共财政紧张,地方当局靠罚款等手段增加收入成常态。
今年1月24日,中共财政部公布,2024年,中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702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长1.3%。其中,全国税收收入174,972亿元,比上年下降3.4%;非税收入44,730亿元,比上年增长25.4%,罚没收入增加近15%。
在中国,“非税收入”由专项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政府性住房基金收入等组成。
其中“罚没收入”主要是来自地方收入,且主要集中在市县级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公安、交通、税务、法院、市场监管等一般罚没收入,以及公安、市场等缉私罚没收入。
之前,大陆媒体《第一财经》分析指出,从全国来看,2018年以来罚没收入占非税收入比重在10%左右。不同省分的罚没收入占比不同,2023年罚没收入占比最高的3个省分大概在20%左右。
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研究员、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成良,曾公开披露,2022年中共在全国罚没收入达4,283亿元,创10年新高。他认为,罚没收入异常增加,一是因为地方财政长期严重依赖土地相关收入,房市疲软又严重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另外是中西部长期需要上级提供资金来维持运转和发展,随着自上而下转移支付不足,罚没收入遂成为弥补财力的应急性手段。
(记者李郦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