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中国稀土多来自缅北 破坏环境助长内战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18日讯】中共以稀土为筹码要挟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日前,德媒披露,中国的稀土多来自缅甸,再运往中国加工。而中共在缅北稀土的开采过程,助长了当地持续数年的内战,也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

据德国《商报》报导,缅甸是中国最重要的稀土供应国。缅北稀土开采在数年间达成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生意,背后是庞大的国际利益。

据中共海关2024年数据,中国2/3的稀土进口来自缅甸。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稀土本身不稀少,到处都有。但其它地方它不愿意去开采,不愿意去提炼。提取的话,污染非常严重。所以中国从缅甸周边其它地方,甚至内蒙得到这个东西,然后它来提取。”

中共通过不计成本的价格,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掌控了全球稀土供应链。

美国圣托马斯大学国际研究讲座教授叶耀元:“中国的稀土资源即便是很丰沛的。它还是会希望说,假设国外的稀土资源,可以用更便宜的价钱买进来的话,当然是先去使用其他国家的稀土资源,因为毕竟最后我先把你的资源开采完,然后你的资源耗尽了,可是我的资源还没消耗掉,那我还可以继续掌握更多的这种稀土的话语权。”

为了报复美国总统川普的“对等关税”,中共对七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一度造成了“稀土荒”,使得全球汽车制造商、航空航天制造商和半导体公司的核心供应链陷入困境。

谢田:“最关键是这个东西,只有中国在做,只有中国在提取这个,全世界其它国家它没人去做这个脏活。因为开采起来,要提纯的时候,要用很多化学物质,要污染得很严重。就要花钱去清理那些污染,这样的话成本就上升了。而中国的污染,它们也不在乎污染了环境,污染了老百姓。它们不搞环保,所以它那个价格比较低。”

商报提到,由于中国提高国内环保标准,使稀土开采难度增加,稀土业因此转向缅甸发展。2021年缅甸军事政变后,中企在缺乏中央政府管控的缅北恣意采矿。当地智库ISP Myanmar调查显示,2021至2024年底,缅北克钦邦新开辟245个稀土矿场,比前4年大增1倍多。

这些矿场的背后或是中国商家直接投资,或是中缅企业合作。2021至2024年,对中国供货价值达36亿美元,比前4年间大增500%。

谢田:“在缅甸,各地方山头林立、军阀很厉害,所以军政府可能控制的一些矿产,中共在开采的时候,因为它出口、进口这些矿石。所以实际上也在资助这些当地的军头,或者支持当地的政府,原来的政府军也。它实际上是加剧了它内部的那种纷争。”

报导指出,缅北稀土的开采过程,为当地民众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而且使当地传统经济陷入危机,还延长了当地已持续数年的内战。

叶耀元:“开采稀土中国在这些非市场经济国家去做这些事情,它完全就不顾当地的环境,因为很多开采稀土的过程可能会造成当地的污染,同时间它可能对于当地的居民会有一些零星的冲突,甚至是使用这些劳工去做违反劳工法则的一些事情。所以它对当地不管是在环境,不管是在劳动力上面,都会有蛮大的负面的影响。”

商报提到,缅北克钦邦的稀土矿,被不同的武装势力先后掌控,并以开采稀土的收入扩充自身武装。

此前路透也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共支持的民兵正在控制缅甸东部的新稀土矿。而这些矿物成为中共要挟西方的筹码。

编辑/采访/李韵 后制/高玉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