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22日讯】今天(7月22日)迎来大暑节气,是全年最热的时候,阳气极旺,古人建“自雨亭”消暑。大暑时节民间有许多习俗,吃凤梨有象征好运“旺来”的含义。
大暑节气由来
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通纬‧孝经援神契》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意指大暑是全年最炎热的时节,暑气已达高峰。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民间有谚语“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形容大暑时节天气的炎热程度。
大暑习俗禁忌
大暑是全年最热的时候,阳气极旺,民间常有“忌晒头、忌动火”等禁忌,古人还有“不在大暑搬家、嫁娶”的说法。
大暑时节养生,应内敛养气、避躁安静。习俗中也常见以“洗浴祛暑”“避暑祭祖”来安稳身心。
大暑前后正逢黄历六月十五日的“半年节”,民间有吃“半年圆”的习俗。“半年圆”就是汤圆,且多为甜汤圆,先用此物来祭神拜祖,之后再由家人共享,象征平安顺遂地走过上半年,祈求下半年吉祥安康。
另外,此时节也是品尝凤梨的最佳时机,因为大暑时的凤梨不仅酸味减少,风味更香甜浓郁,同时凤梨也有象征好运“旺来”的涵义。
古人避暑妙招
大暑节气,阳气极旺,古代皇宫中修建了用于避暑的清凉殿。《三辅黄图》记载,汉武帝的宠臣董偃常在延清室消暑纳凉,“以画石为床,文如馆,紫琉璃帐,以紫玉为盘,如屈龙,皆用杂宝饰之”。《汉书》云:“清室则中夏含霜。”可见十分凉快。
《唐语林.卷四》记载:“ 明皇起凉殿,拾遗陈知节上疏······时暑毒方甚,上在凉殿,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知节至,赐坐石榻。阴霤沉吟,仰不见日。四隅积水成帘飞洒,坐内含冻。”
文中描述宫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这种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使满室清凉。与此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皇帝和大臣坐在凉殿内消暑。
皇宫有清凉殿,大臣则建有“自雨亭”。《封氏见闻记》记载,天宝年间的奸臣王鉷在家里修了“自雨亭”,水“从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
此外,古人还会利用深井中的冰和凉气来降温。《邺中记》中记载,“北则冰井台,有屋一百四十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
《云仙杂记》记载,唐代宦官霍仙鸣“别墅在龙门,一室之中,开七井,皆以雕镂木盘覆之。夏月,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责任编辑: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