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风灾后 增6例类鼻疽病例酿2死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22日讯】台风丹娜丝重创南台湾也带来类鼻疽疫情。卫福部疾管署今天(7月22日)表示,风灾后增6例确诊,都在高雄市,其中2例死亡;今年累计27例创历年同期最高,推测与去年下半年4台袭台有关。

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伟今天在例行疫报表示,7月15日至21日新增6例丹娜丝台风后发病的类鼻疽本土病例,均居住于高雄市,年龄介于50多岁至90多岁,发病日介于7月9日至7月13日,多数个案具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肝病等慢性病史,其中2例具污水污泥接触史。

疾管署发言人罗一钧指出,过去台风后最大类鼻疽疫情为去年凯米台风后1个月增加类鼻疽69例、其中13例死亡。

罗一钧说明,对比凯米袭台后首周就造成11例确诊,目前仅有6例,推测疫情规模会较小,但仍要视台风袭台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累计已27例,为历年同期新高,且反常于1至4月就有13例,推测主要与去年下半年4台接连袭台、类鼻疽潜伏期又较长有关。

疾管署防疫医师林咏青说明,风灾后发病个案中有2例死亡,其中50多岁男性个案,本身有消化性溃疡与酒精性肝病变病史,台风后出现发烧、腹痛、全身虚弱等症状,至诊所就医,流感快筛阴性,开立症状治疗药物返家;因发烧症状持续,且有解黑便、胃出血症状,到医院就医,诊断有肺炎、上消化道出血状况。

林咏青指出,医院为个案插管使用呼吸器,且因有肾功能异常,做了紧急血液透析,病程仍持续恶化,在就医隔天、发病第5天过世,死因为肺炎合并败血性休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因血液中后来检验出类鼻疽杆菌,通报为感染类鼻疽,疫调发现个案在台风期间有污水污泥接触史。

今年最年长个案为90多岁男性,林咏青说,其具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病史,长期卧床,无污水污泥接触史,台风期间也未外出;7月中旬发烧、咳嗽、呼吸喘,至急诊就医,流感与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快筛都是阴性,研判有肺炎情况,收加护病房治疗,但病况变化快速,于隔天过世,死因为肺炎合并菌血症。后续亦于血液中检出类鼻疽杆菌,经通报确诊。

林咏青说明,类鼻疽杆菌多存在土壤与积水环境中,常在台风后因强风暴雨曝露到地面,造成传播与吸入性感染,因此通常台风后1个月类鼻疽感染个案会增加;提醒慢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缺损者,需特别注意应避免接触污泥污水,台风天也应尽量待在室内、避免开窗。

(转自中央社/责任编辑:卢勇信)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