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府访谈】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经济难短期复苏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23日讯】一项最新调查发现,在过去一年中,选择不在中国投资的公司增长了两倍多。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中国经济放缓是暂时的吗?会很快解决吗?本台记者马东采访了特瑞西斯对冲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丹尼尔·拉卡勒,来看他的见解。

新唐人电视台记者马东:“下午好,丹尼尔。调查显示,选择不在中国投资的公司大幅增加,仅在一年内,从20%上升到52%。你怎么看这个现象?为什么现在有创纪录的美国公司,选择冻结在中国的新投资?”

特瑞西斯对冲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丹尼尔·拉卡勒:“我认为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显而易见,就是美中贸易协议预设中国会持续存在很多企业所遇到的问题,比如资本管制、外汇管制、以及法律与投资安全的缺乏。而这些问题几乎都没有改善或解除。第二个原因是,许多公司发现,其它国家的投资机会更具利润空间,或至少成本较低,这些地方在融资或产能过剩方面没有太大问题。第三个原因是近岸外包,也就是尝试让供应链更靠近最终的客户。这些加起来,实际上这种趋势从2019年疫情前就开始了。”

马东:“丹尼尔,我看这份调查时会认为,这只是短期的不确定性造成的。但从你的观察,这可能是长期趋势,投资可能会持续冻结。”

丹尼尔·拉卡勒:“我认为这远不只是来自贸易谈判的短期影响。想想看,过去的八、九年,我们看到中国经济没有朝开放的方向发展,没有解除资本管制和货币管制,没有消除融资壁垒,也没有改善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投资安全。相反,中国经济在不断收紧,而且幅度很大,还和一些本身就存在重大贸易、法律和投资壁垒的国家签署了战略协议。这对美国公司的经营环境造成了困难。再加上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低工资、低成本’的国家,所以综合这些因素,这更像是一种长期趋势,而不是贸易谈判造成的短期现象。”

马东:“实际上,这项调查也谈到中国若干领域出现了通缩。你认为中国经济放缓是结构性的,还是周期性的?”

丹尼尔·拉卡勒:“显然,我们需要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问题。中国经济目前的最大挑战是严重的产能过剩,还有房地产和银行业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别忘了,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近年来我们看到了一波波的破产潮,和营运资金的困难,甚至连中共政府也承认了这些问题,并试图低调处理。但是,同时面临如此严重的产能过剩和巨大的房地产问题,政府必须明白,这不可能在一、两年内解决。唯一能在一、两年内解决的方法,就是政府接受一场巨大的危机。但中共不想出现严重危机,它想缓慢、循序渐进地处理,所以清理过程就会更漫长,而且肯定需要时间。”

马东:“丹尼尔,感谢您的见解。”

丹尼尔·拉卡勒:“非常感谢。”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