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25日讯】今年刚好是中欧建交50周年,但现场气氛却相当紧张。原本这次峰会计划在欧洲布鲁塞尔召开,但因为习近平拒绝前往,会议地点被迫改到了北京,会期也从原来的两天缩短为一天。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安东尼奥.科斯塔(Antonio Costa)参会。在与习近平、中共总理李强会谈后,冯德莱恩坦率地表达了欧盟对贸易失衡和地缘政治问题的关切。她表示,欧中贸易关系已经到了“明显的拐点”,欧盟要求中共在市场准入、贸易平衡等方面作出实质改变,减少对欧洲市场的不公平竞争。
习近平则声称,欧洲面临的问题不该怪到中共头上,还反过来要求欧盟停止贸易限制,继续向中国开放市场,甚至还放话要欧盟做出所谓的“正确战略抉择”。
尽管双方气氛紧绷,但最后还是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主要聚焦在气候议题。声明表示,双方未来将加强在能源转型、甲烷排放和碳市场方面的合作。不过,欧盟此前就已表示,对这次峰会不抱太大的期望。
法新社报导,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亚洲中心主任马克.朱利安(Marc Julienne)分析说,这次峰会的紧张程度可说是前所未有,乌克兰战争、贸易失衡、中共稀土出口管制和人权议题,都成为双方激烈对立的焦点。尤其是乌克兰战争,欧盟明确要求北京对俄罗斯施压,推动和平谈判。欧盟此前对两家中国银行及五家公司实施制裁,让北京非常不满。
欧洲经济学家法比安.祖利格对美联社表示,尽管中欧经济往来密切,但由于双方政治互不信任,再加上美国因素的影响,让双边关系几乎难以推进。他指出,欧洲在贸易议题上格外谨慎,因为不希望惹恼川普政府。
另一方面,台湾战略专家苏紫云对大纪元表示,中共表面上承诺市场开放,但实际落实起来却难度很大。尤其中国经济现在大幅下滑,内部产能过剩严重,北京根本不可能真心开放市场给欧洲企业。
《新闻直击》制作组
(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