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30日讯】掌管少林寺38年的释永信被官宣“涉嫌刑事犯罪,正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后,其袈裟下暗藏的“商业帝国”版图,以及他背后牵涉的政教勾连问题,再度受到外界关注。
少林寺管理处7月27日通报,详细列举了释永信挪用侵占寺院资产,通奸育子等严重问题。
28日,中国佛教协会宣布,决定注销释永信的戒牒,取消其僧人身份。
据接近少林寺的人士向财新网透露,今年5月,地方宗教及统战部门已经派人以少林寺管理处的名义常驻少林寺。
有观察人士认为,释永信极有可能是中共高层的白手套。
旅美时政评论员唐靖远:“在十年前释永信他被举报,他当时没有被抓,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释永信他和原来江派的常委李长春,他是有比较密切的一个私人关系,李长春可能给他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伞。也许习近平和李长春他们在幕后可能达成了某些妥协。”
1999年,释永信升座嵩山少林寺曹洞宗第三十代方丈后,争议不断。 在这名“网红政治和尚”落马后,他一手打造的“少林商业帝国”也被公众重新检视。
据中共《环球时报》前主编胡锡进最新披露,少林寺在2019年总收入就高达12亿元人民币。
而少林寺的核心来源,也早已从传统香火钱,升级为多元商业矩阵,包括门票收入、海外60多家少林文化中心的年收入、少林武僧团全球巡演收入、澳大利亚“少林村”项目等。2022年,释永信还进军地产行业,联合国企拿下郑州4.52亿元黄金地块。
2008年,少林寺开设淘宝店铺,成为首个进军电商领域的中国宗教机构。2021年,少林寺进驻抖音,释永信亲自直播带货。
2008年底成立的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释永信商业帝国的“心脏”。公司最初由释永信持股80%、少林寺持股10%,通过代持和人事安排实现绝对控制。尽管2022年释永信退出股东行列,但仍通过师兄弟释永福和复杂的关联交易保持决策权。
这被外界称为“袈裟下的资本魔术”,他的行为也被外界舆论视为悖离佛法。
而释永信与当地政府围绕少林寺管理权、经济收益归属问题,长年存在矛盾。
因此,有观点认为这次释永信被查,是触及了巨大利益的分割。
唐靖远:“当然一方面对当局来说,既收获了政治上的正确,同时也收获了经济上的利好,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但是我觉得从根本上讲,释永信他出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属于政治原因。如果说仅仅出于贪图他这几百亿的经济的利好,应当只是一种次要因素。 ”
十年前释永信就曾被其亲信弟子实名举报,引起轩然大波。然而在官方护航下,释永信顺利脱身。连央视都出面为他背书。
如今相隔十年又被中共调查,令外界费解。
唐靖远:“现在你会看到,同样还是这些罪名却被官方是正式的认定了,其实它是因为政治原因。自从释永信度过了那个举报风波以后,他是非常的肆无忌惮的,而且一直都被习近平所重用,把他作为就是一带一路的向外扩张的、在海外进行统战的这么一张牌。”
北京市民王先生:“释永信本身他就是花和尚,那这个花和尚平时就是捐的钱,一下子被贪了之后,我觉得可能他们现在就是关注到对国内这些信佛信众的冲击特别大。然后呢,释永信的母亲,她说释永信出家之前是很干净的一个人,但是这是出家之后变的,如果这么说的话就把责任推到了佛教界,那现在等于就是宗教界的反腐运动。”
2014年释永信接受BBC采访回应钱色传闻时,他的回应耐人寻味:“要有问题,早就成问题了”。但如今,这些问题却真的成为“问题”了。旅美时政评论员横河指出,这或许是因为释永信踩到中共的政治红线了。
编辑/王子琦 采访/骆亚 后制/
采访: